4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人们眼含泪水,将真诚的掌声一次次送给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
这一幕,令中国市场出版社职工袁依山有些恍惚:“记得2008年6月,也是在这里举行了抗震救灾英模事迹首场报告会,那些山崩地裂的救灾画面似乎还在眼前。一晃3年,灾后恢复重建竟然交出如此漂亮的答卷!”
当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被喊响,当一幕幕波澜壮阔的重建画面被还原,3000多名听众仿佛走入时光隧道……台下的听众和台上的报告团成员一起,感受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复重建历程。他们收获着奇迹背后的宝贵启示,更汲取着赢得未来的强大力量。
在猎猎党旗中读懂重建奇迹
第一个走上报告台的,是北川县委书记陈兴春。地震后一个月临危受命的他,讲述了震后3年来党旗如何映红新北川。
他忘不了,震后县委将1000多面党旗交到党员干部手上时,人们脸上的热泪和滚烫的誓言。忘不了,漩坪乡党委书记张康奇的亲人在地震中全部遇难,但他始终高举着那面从废墟中抢出的红旗,带领群众安全转移、重建家园、发展生产。如今,唐家山的乡亲们已经安居乐业,陪伴张康奇的却只有那张令人心酸的手绘“全家福”。
猎猎党旗下,同样站着一群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东汽人。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忘不了,在汉旺十里厂区成为废墟、308名职工和家属遇难、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的危难关头,东汽党委发出的响亮号角——躺下去是灾民,站起来才是巨人。
3年来,新东汽不仅胜利竣工投产,还瞄准了世界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抢占了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前沿阵地。“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实现!”何显富激昂地说。
“关键时刻,党组织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党员干部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二学生高浩然内心受到很大震动。他认为,正是无数党员干部扛起了肩上的重担,才使灾区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心。
在对口援建中感受中国力量
“建不好北川,绝不回山东!”
“绵竹不美好,我们不回家!”
“为了建设汶川美丽新家园,我一定要像战士一样坚守在岗位上!”
“援建,上海做的是情感工程,不干得好一点,快一点,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当对口援建从一个简单的名词变成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一句句滚烫的誓言、一桩桩动人的事迹时,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江苏省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沈国芳在援建绵竹不到半年时间里,大哥、岳父、父亲先后去世。他3次奔丧,都是匆匆料理完后事立刻返回绵竹,在家时间加起来不足一个星期。为什么肯这样付出?沈国芳动情地说:“党和人民把如此重大、如此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做不好就是历史的罪人!”
广东援建工作组项目协调部部长邱衍庆像战士一样坚守在岗位上,积劳成疾患上脑膜瘤,一个月内连开4刀。医生叮嘱千万不宜再劳累,他却执意重返汶川:“只要不倒下,我就要干下去!”
山东发展改革委处长王智永回忆道,山东援川干部崔学选为北川重建献出了生命,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援建大军。一些援建者因水土不服患上湿毒症,晚上痒得无法入睡,就拿菜刀的刀背刮破腿上创面,然后在伤口上撒盐止痒。
听到这里,来自国家节能中心的史红霞忍不住落泪了:“我以为援建只是一时之举,没想到投入了那么多,奋战了那么久,条件那么苦,变化那么大,感情那么深!”她说,自己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像我这样的孤老也能盖起新房,石头都会笑出声来哦!”忆起都江堰市低保户刘青松老人看着自家新房时激动的话语,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许解良哽咽了。台下,国家发展改革委灾后重建志办公室工作人员武凤翔的眼眶也湿润了:“我能感受到援建者那种由衷的喜悦。”
为了编好灾后重建志,武凤翔考察了灾区很多地方,查看了很多援建资料。在她看来,没有18个省市的对口援建,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灾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创造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
在学习先进中传承精神财富
2008年12月,为帮助灾区群众尽快重建家园、安全过冬,成都军区联勤部川藏兵站部担负起向地震重灾区13个区县119个乡镇1300多个点运输建材的重任。
从接到命令到完成任务,整整一个月时间,部队官兵和车辆往返穿梭在四川、重庆、贵州和陕西四地,运输里程相当于绕地球200多圈。官兵们吃住全在车上,每天休息时间不到5小时。
回撤那天清晨,所有军车倒车镜和车门上挂满羌红和哈达,十里八寨的群众早早候在路边相送。这一幕令兵站部副部长敖斌永生难忘。“只要人民有需要,我们就会永远战斗到底!”报告台上,敖斌由衷地说。
雷鸣般的掌声中,台下,海军机关警卫营战士刘振伟钦佩地望着敖斌。“作为一名军人,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幸福。”刘振伟说,四川灾区新貌令人振奋,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鼓舞,他将努力学习川藏兵站部官兵的牺牲奉献精神,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北方工业大学大一学生古泽铭是成都人,地震后第一时间投身志愿工作,有10天都在双流机场汗流浃背地装卸救灾物资,这段经历令他自豪。听完报告后,古泽铭既为灾区巨变感到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做得还很不够,我要向这些先进典型学习,把志愿者这杆大旗接着扛下去。”
走出人民大会堂,王智永的女儿王婷一把搂住父亲。此次她专门从山东飞到北京,聆听父亲的先进事迹报告。尽管已耳熟能详,但当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响起时,她仍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希望女儿能从报告中感受到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这种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感受到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希望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能代代相传。”王智永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