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肥了果园 香了核桃

时间:2011-05-03 来源:四川日报
  

  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试水”近一年,垃圾减量80%以上,堆渥后的垃圾变成有机肥——
  今年1月,全省召开农村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现场会后,罗江县陆续迎来全省80多个市、县的学习团队。
  从去年6月开始,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试水”近一年来,多方共赢,综合效应明显:农村垃圾减量80%以上,房前屋后环境变干净了,群众满意;在蟠龙镇等地,经过堆渥处理后的可回收垃圾变成有机肥投放果园后,水果品质明显提升。
  建5级垃圾生态收集设施体系
  今年起,罗江县在全县10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全面推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方式。
  该县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建设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每3—5户农户建1个垃圾定点收集池,单独居住户等一户一池,每个组建1—2个生态垃圾处理池,每个镇建一个垃圾中转站,县城建一个垃圾处理场。目前,全县共建垃圾定点收集池7879口,生态处理池1150个,垃圾房1733间,14个垃圾中转站,形成县、镇、村、组、户5级农村垃圾生态收集设施体系。
  为建立长效机制,罗江县每年财政投入1800万元,用于确保垃圾池、中转房等设施建设、保洁员薪酬以及垃圾转运、处理等。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组建由罗江县供销社控股的福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在各镇供销社门市部设立回收站,在各村农资经营点设置回收点。目前,该公司已在该县10个镇设置16个镇回收站和53个村回收点,不定期将垃圾运回分拣中心处理。
  现在,该县农村垃圾减量80%以上。“房前屋后环境变干净了,大家都很满意。”老百姓纷纷表示。
  可回收垃圾变成有机肥
  开始试点以生态处理方式替代过去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以来,鄢家镇不仅用于处理垃圾的费用少了,果园购买肥料的支出也减少了。随着罗江县试点范围的扩大,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取得明显综合效应。
  在蟠龙镇,经过堆渥处理后的可回收垃圾变成有机肥投放果园后,两个良种核桃基地产出的核桃果型增大、口感更香。同样,在万安镇,芒江村金花梨、翠冠梨变得更甜、更大、更好看,每公斤售价上涨4元。
  为使保洁员正确、规范地进行垃圾分类,罗江县统一编制技术手册,由各镇1—3名专职建环管理员负责对全镇保洁员进行上岗培训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同时,对全镇保洁员培训堆肥技术,做到在垃圾处置过程中防止 “二次污染”,既不危害环境,又能变废为宝。
  4月22日,罗江县城乡环境综合管理执法局副局长付迅告诉记者,该县共有1850名农村保洁员,都将接受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