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中国经济“半年报”13日出炉。面对“硬着陆说”“滞胀说”“宏观调控超调说”“房地产调控胶着说”等一系列外界的争议甚至担忧,这份半年报给予了怎样的解答? 1问 经济增速回落是否过快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6%,其中二季度增长9.5%。这一数据,让中国经济“滞胀说”中的“滞”无法成立。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速从去年三季度9.6%、四季度9.8%,到今年一季度9.7%、二季度9.5%,基本稳定在9.5%至10%之间,这个增速是不低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增长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经济增速的回落,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依然充沛,特别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加快发展的冲动很强烈,我们是有意‘压’着经济增速往前走,不必太担心增速的回落。”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分析认为。 盛来运认为,中国还是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 “硬着陆说”并不成立,但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提醒我们,中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也不可掉以轻心。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风险不断加大,世界经济前景不明,中国经济的外需充满不确定性。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等因素也加大了企业经营的困难。 2问 物价涨幅是否见顶 虽然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已提前公布,但物价问题依然是这次发布会上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此次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5.4%,这使得年初预定的4%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面临很大难度。 “尽管CPI月度涨幅创出新高,但有个积极的变化是非食品价格指数涨幅在收窄。”盛来运分析,3、4、5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的推力在增强,但6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这种状况如果是趋势性的话,会对后期物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也说明前期物价调控政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 从6月份的情况来看,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0.5个百分点来自翘尾因素,0.4个百分点来自猪肉等新涨价因素。 猪肉价格还会继续“拱高”CPI么?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表示,由于养殖效益较好,养殖户补栏积极,生猪存栏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预计肉价后期趋稳。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判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7月份CPI同比涨幅有可能回落。 3问 货币政策是否应持续发力 经历了去年以来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加息,在众多企业反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的未来走向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之一。 “过去我们资金比较充足的时候,银行主动找上来并提供优惠利率,今年情况反过来了,我们想要贷款,但发现又没有那么容易了,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炯说。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宏观调控‘两难’问题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说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是正确的。”盛来运明确表示。央行连续加息从短期来看,会对一些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经营带来压力。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可持续的增长。 在日前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大方向不能变,节奏和力度上可以微调,建议观察一下,不宜连续发力。”张晓晶指出。 4问 房地产调控应如何继续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2.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9%——在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销售何以保持这样的高增速?未来政策走向如何? 盛来运认为,在国家调控前市场价格比较高,开发商加大了开发力度,项目开工后资金得不断投入;今年以来,保障房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当前安装成本、人工成本都在上涨,房地产投资增速没有扣除物价。这三个因素共同助推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保持较快增速。 “总的来看,房地产调控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盛来运明确表示。主要表现在前期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约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两成的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全局的影响不容小视。在张晓晶看来,寻找房地产行业之外的经济增长接续动力是个挑战。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力推进,既可以增加房地产供给,又可以稳住投资增速,还可以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定推进。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刘铮 王希 (据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