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两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没有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两化”互动就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四川特点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以其工业实力为标志。纵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是一项具有主导意义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对四川而言,这项任务更显繁重而紧迫。从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目前我国已整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我省才刚刚跨过工业化中期门槛。尽快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需要我们立足实际,奋起直追。从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来看,高能耗、高污染、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的不二选择。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伟目标,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奋力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是质量、效益、速度相统一,创新且可持续的工业化。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点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就要求我们在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工业化路子,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情况下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工业化路子,在市场重新“洗牌”、新兴产业同时起步的情况下走出一条“高端切入”的工业化路子,在对外开放纵深推进、生产国际化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开放合作”的工业化路子,在用好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走出一条 “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路子。 走出有四川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既要把握新型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也要切合我省实际扬长避短、扎实推进。工业化加速期是形成一个地方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期,我们要准确把握产业分工和定位,突出我省基础较好的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做强工业实力的两大主攻方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龙头企业和重要产品。要把产业集群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整合带动产业链条,促进工业经济集中集聚发展。要把开放合作与工业发展统筹规划,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要加强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我省比重很大的传统产业,有选择性地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走出有四川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我省工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创新思路、奋发状态、务实作风,不断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