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庙水库建设工地机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建设者挥汗如雨进行帷幕灌浆;王坪村苍沟病险水库整治现场人头攒动,号子声不断,工人正忙于抬石护坡……国庆节期间,记者走进通江县重点水利建设工地,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 今年以来,通江县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水利问题,加快建设骨干水利工程,全面实施“小农水”项目,有序推进水资源开发。据统计,仅9月份,该县就先后开工了4处重点水利工程,18处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达到5亿多元,再一次掀起了水利建设的新高潮。 水利建设大会战完成投资1.8亿元 二郎庙水库是通江县建设的第一座中型水库,参建各方在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上锁定目标不动摇,始终按照“两个加快”和“两个强力推进”的总体要求,加班加点施工,夜以继日抢进度。 “新增的挖掘机、碾压机、钻探机和运料车自进入工地就没有停止过,即或是在深夜2点,工地上仍是一片灯火通明。”连续熬了两个通宵的机修班班长吴斌介绍说。 “帷幕灌浆施工是水库大坝建设的核心部位,技术含量要求高,工期紧,我们按照大会战建设要求,采取了加人加机具、加班加点等措施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终完成目标任务。”二郎庙水库施工单位项目部负责人黄立文如是说。 通江县城水厂扩建项目负责人杜晓告诉记者,为与全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同步加快提前,近期项目部又增加了2组施工队,抢晴天、战雨天,加班加点抢工期。通过项目部的施工进度图标比较,9月份的施工进度较上月明显提高了20%。 随着铁佛镇平坝村6组老屋边病险堰塘的动工整治,拉开了该县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序幕。62岁的张福德老人领着全家老小8口劳动力参与病塘整治。铁佛镇金斗岩村120户农户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对全村9口山坪塘、14公里灌溉渠进行了整治新建。 “今年我县着重将‘小农水’项目建设作为全县的稳粮工程来抓,继续坚持‘五民一补’建管机制,大力倡导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江县水务局设计队队长苟中贵介绍说。 截至9月底,全县水利建设大会战共完成投资1.8亿元,群众投工投劳120万个。 “十二五”为实现“全域灌溉”奠定基础 5年前,全县饮水极度困难;5年后,全县36万人的饮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5年前,全县蓄引提水能力仅3200万立方米;5年后,全县蓄引提水能力达到8620万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100方。 5年前,全县仅有125座小型水库;5年后,首座中型水库二郎庙水库启动建设,首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又一个中型水库湾潭河水库即将开工…… 近年来,通江县大打以农村饮水安全、二郎庙水库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饮水难”攻坚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该县续建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16个,争取项目10个,将在“十二五”时期内全部建成,为全县实现“全域灌溉”奠定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今年,通江县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水利建设的有力措施。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县新增蓄引提水能力0.5亿立方米,工程蓄水达1.3亿立方米,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 “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全县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将更加完善,城乡供水安全将更有保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通江县高级水工工程师王永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