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金沙江畔,最后一次青春冲刺——追记武警四川省总队攀枝花支队战士刘先东、杨磊
时间:2011-10-17 来源:四川日报

  编者按
  今年9月11日,武警四川省总队攀枝花支队三中队战士刘先东、杨磊舍身勇救轻生妇女牺牲。他们在人民群众生命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生动诠释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充分展示出人民武警爱人民的英雄本色。
    今天,本报推出长篇通讯,与读者一道去追寻两位英雄短暂而闪亮的足迹。
    □汪中淑 周飞 姜永安本报记者 郝勇 秦勇
    2011年9月11日,中秋节前一天。金沙江畔,两位“90后”士兵完成了作为军人的最后一次冲锋,将跳水的妇女推上了岸。
    这一天,沿江两岸,人们以英雄的名义,将他们声声呼唤。
    他们的名字是:刘先东、杨磊。
    他们的年龄——只有18岁、19岁。
    他们的兵龄——仅仅9个月。
    10月11日,是刘先东、杨磊永远离开战友1个月的日子,记者来到英雄所在的支队和攀枝花市,追寻英雄足迹,聆听英雄壮歌!在人们心中,英雄从未离开。
    60秒的青春冲刺,他们成为中秋月夜金沙江畔最亮的星
    60秒,不过是秒针嘀嗒、嘀嗒60下。
    2011年9月11日,武警四川省总队攀枝花市支队三中队指导员朱立波带领三人应急小组成员战士刘先东、杨磊、杨威正在营区备勤。上午11时10分许,守护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的执勤哨兵报告:一位妇女沿铁路大桥的人行通道而下,穿过桥下的金沙江大道东段并翻越公路旁的栏杆,极有可能跳江轻生。
    朱立波立刻率三人应急小组赶赴救援。在大桥上,他们就看到该妇女沿江边接近70度的陡坡而下,已经接近江边。朱立波立刻从桥上高声喊话,力图制止该妇女的轻生念头。但是,该妇女稍稍犹豫,依然沿着陡峭的岩石继续向滚滚的江水中走去。
    就在她犹豫的那一刻,刘先东、杨磊、杨威同时向桥下冲刺。当他们到达岸边瞬间,该妇女跳入江中。而这里恰恰是一个时隐时现的激流漩涡,眼看该妇女就要被吞噬。
    没有一丝犹豫,刘先东纵身跃入江中!他奋力游到妇女的身后,将她推向岸边。杨磊、杨威全力将其拉上江岸。
    就在这一刻,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强大的激流漩涡出现,尚在江中的刘先东失去平衡,瞬间被卷入水下。
    见此情景,杨磊立即转身跳入激流去营救战友。无情的漩涡瞬间将两位年轻的武警战士拉入湍急的江流之中……
    这是一次壮丽的青春冲刺:穿越200米的距离、80米的垂直高度、近70度的坡度,其间是嶙峋的岩石和茂密的灌木,时间:不到60秒。
  270天的军旅人生,见证了一对士兵兄弟的成长轨迹
    地方青年——普通战士——优秀士兵——入党积极分子——救人英雄。两名士兵的脚步,踏实、铿锵。
    刘先东,来自安徽六安;杨磊,来自重庆永川。两人都是2010年12月才入伍的新兵。从入伍到牺牲,仅仅只有270天。
    翻看英雄的遗物,我们看到,抽屉一角,叠放着近两百页的日记、周记和体会文章,粗略翻读,篇篇多是“军人”、“坚持”、“奋斗”等催人奋进的字眼。
    杨磊在日记中写道:当兵就是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群众有危险时,就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在刘先东压在行李最底层的入党申请书中,我们找到这样的句子: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会奉献我的一切。
    “一切都太突然了!”采访中,中队长郭青松依然会泪流满面。在他眼里,刘先东、杨磊都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刘先东在新兵营180多名新兵考核中名列第三,新训结束时获得了新训嘉奖,下中队后被中队重点培养,正在接手军械员兼文书的工作;杨磊在新兵营和中队都是文艺骨干,下点后连续5个月被评为红星战士,高票赢得中队半年嘉奖,作为新兵,他还第一个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新兵刚下中队,刘先东便以42个单杠卷腹上征服了同批新兵。尽管训练大纲只要求器械做到二练习,可刘先东硬是在训练间隙缠着班长学艺,成为中队34个新兵中第一个学会单杠五练习的人。新兵陈园园说:“刘先东脑子活、学东西快,自己学会后,又来教我们,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同批新兵中已有10多个会玩五练习。”
    5月初,刘先东臀部长了个疮,医生建议要做手术。刘先东一看急了:“医生,我不能住院,新兵刚下点,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卫生队长专门打电话硬把他“请”上了手术台。手术后,本该休息15天,他却只在医院呆了4天便回到中队。不能上哨,他就跑去帮厨;不能训练,他就在训练场旁边琢磨。
    “我们说好明年要一起参加反恐尖子比武,一起参加预提士官集训,一起转士官、考学的……”提起杨磊,列兵李宽兵泣不成声。
    杨磊有句口头禅:“是男人你就上,有什么可怕的!”
    4月初,中队组建腰鼓队,杨磊主动请缨,担负教练全队官兵打腰鼓的任务。下中队不到30天的新兵杨磊,在干部骨干面前毫不怯场,敢抓敢管,耐心教练。烈日当头,大家练得枯燥时,他会站在场子中央唱上一首歌或讲上一段笑话,为大家鼓舞士气、调节气氛。
    记者在衣帽柜里看到了一瓶快见底的红花油。一班副班长许高峰告诉记者,杨磊是个拼命三郎,扭伤、磕伤是常有的事,这已经是他用的第3瓶红花油了。新兵爬战术,他脚被枪托砸伤后,班长让他休息,可他坚持不肯,说如果自己掉队,会让中队会操拉后腿。
    杨磊所在家乡民兵连长吴治英提供了杨磊通过QQ空间传给她的照片和问候。网上相册中,参军前的杨磊留着“花样美男”式的发型,打扮很时尚,有着阳光笑容,对着镜头摆出各种活泼的造型。吴治英告诉记者,当初村里同时入伍的3个青年,只有杨磊在走之前,跟村里每个长辈打了电话。
    “娃当兵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懂事多了。”刘先东家条件困难,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奶奶瘫痪在家,妹妹年仅5岁,刘家人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刘先东身上。父亲刘照连说,今年农历八月十三,是刘先东和父母最后一次通话。“他叫我和他妈别太累着了,不慌挣钱,身体要紧。还说他已经调入后勤班了,一切都好得不得了,叫我们别担心。”
    得知刘先东、杨磊英勇救人的事迹后,攀枝花市个体经营户刘子敬流着泪跑到中队,张开双臂紧紧贴着写有两名恩人姓名的评比栏放声大哭……8月17凌晨3时许,电闪雷鸣,刘子敬驾驶大货车不慎将高压电缆挂倒,危急时刻是刚下哨的杨磊和战友们及时赶到,才使他化险为夷。
  金江大桥,铭刻着对英雄的思念
    两名战士失踪后,武警四川省总队领导得知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全力以赴开展搜救”的指示,并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一线。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紧急成立搜救指挥部,组织30多名公安干警、120名民兵、800多名群众,出动各种搜救船只10余艘,在金沙江沿岸28公里的江段上,设置了10个搜救点,6个搜救分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轮流搜救。从早到晚,数千驻地群众自发来到出事地点,守望、搜救英雄。
    盐边县益民乡、仁和区大龙潭乡金沙江两岸附近村庄的乡亲们闻讯自发驾船逆江而上。“这几天我们也不准备打鱼了,就在附近找这两个武警战士。”来自乐山的金沙江渔民魏恩志、魏恩雄兄弟俩驾着渔船也加入逆江搜救的队伍。
    沿着滚滚金沙江,向着英雄战士杨磊家重庆永川的方向,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颗颗纠结的心伴随着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回荡在金沙江畔。
    苍天滚泪,英雄归来。9月15日,攀枝花惊雷阵阵,暴雨如注。下午5时许,仁和区大龙潭乡搜救队首先发现了杨磊的遗体。9月17日下午5时,刘先东的遗体在距攀枝花市150公里外的会理县江竹乡竹砟村被搜救队找到。
    英雄的名字,在群众的心中重千钧。
    张琼菊是攀枝花市某保洁公司的保洁员,丈夫下岗在家,儿子在沈阳当兵。知道英雄的事迹后,她找到两位英雄父母住的宾馆,拿出1000元钱说:“我一个月工资只有1000元,钱不多,但代表我儿子和我的一点心意。我要让我儿子向两位英雄学习!”
    攀枝花义工联盟群、遂宁老乡群、攀枝花驴友群等QQ群的成员们知道两位英雄找到后,在QQ群上发出倡议:集体组织去悼念英雄!各大网络媒体上,关注两位英雄的新闻跟帖已逾万条。
    9月26日,刘先东、杨磊两名烈士的追悼会在攀枝花中心广场举行。76岁的彝族老人李旺财手捧一张白布,上面是老人亲笔书写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烈士英名与世长存!11岁的女学生田一卓让爸爸把自己举过头顶,手中的一束菊花拼命向着英雄的遗像摇动,喊着:武警叔叔,我爱你们!
    日前,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授予刘先东、杨磊两名战士“见义勇为勇士”荣誉称号,武警四川省总队已批准两名战士为革命烈士,追认两名战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