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更高战略定位上的审视和谋划——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侧记
时间:2011-11-10 来源:四川日报

  三年负重前行、坚韧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央确定的恢复重建目标的四川,正踏上新的征程。
  ——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让人备受鼓舞,繁重的发展振兴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坚韧奋斗。能否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天府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宏篇章将怎样续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描绘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图景。拥有丰厚文化资源、在中华文化史上独放异彩的四川,如何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努力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形势任务,更高战略定位上的审视和谋划,激荡在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与会者的心中。
  【灾后恢复重建篇】
  “七个坚持”
  书写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宏篇章
  “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永生难忘的岁月。”11月7日上午9点,刚刚启幕的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涌动着特殊的情绪。
  走过三年,经历少有的遭遇和处境、少有的困难和考验、少有的压力和责任、少有的关注和关切、少有的坚强和奋起,地震灾区实现脱胎换骨的历史巨变,书写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宏篇章。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卷?
  三个“奇迹”: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加快发展的奇迹;三个“没有垮”: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人民的精神没有垮;三个“没有耽误”:全省经济发展没有耽误、全省重大工作没有耽误、全省民生事业没有耽误——省委书记刘奇葆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与会代表看得很细。资阳市委书记李佳看到了画面——四川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看到了数字——“十一五”四川对外贸易只有几十亿美元,今年可实现400多亿美元。更多与会代表看到了灾区面貌的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升、全省经济的大提速、干群关系的大改善、军民感情的大融合、与对口援建省市和国家部委的大合作……
  这是一段怎样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省委书记刘奇葆在讲话中用“七个坚持”概括。
  来自灾区的与会代表感触最深。广元市委书记罗强表示,正是因为坚持把化危为机、发展起跳作为基本取向,广元才得以创造性地走出低碳发展之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关闭出局,清洁能源、旅游等绿色产业蓬勃兴起。“长虹也受益于这样的‘坚持’。”长虹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勇介绍,三年间,长虹白色家电和IT通讯板块迅速崛起,大尺寸显示屏等技术完成突破,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省住建厅厅长杨洪波认为,正是因为坚持把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作为首要前提,灾区城乡面貌改善才得以带动整个四川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也认为,正是因为坚持把探索创新、破解难题作为关键手段,四川才能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小组讨论现场,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与列席会议的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的观点不谋而合。前者认为,“七个坚持”不仅是对中国,更是对世界的贡献;后者进一步认为,“七个坚持”是站在人类抗击巨灾的高度,对实战经验的升华和理论研究的突破。
  “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继续向上延伸
  小组讨论会现场,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向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抛出橄榄枝——共建工业园,共同发展振兴。
  与会代表被灾区面向未来的豪迈之情深深感染。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信心十足,“重建完成后发展势头更好,今年前三季度,绵阳经济增速回到全省第四位”;广元雄心勃勃要在未来五年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的经济文化强市;在国企组讨论现场,长虹称,要力争在未来五年进入世界500强。
  不只在灾区,整个四川都从灾后重建中汲取了面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光明的前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都是与会代表从灾后重建中读出的力量源泉。
  “生机勃勃的四川,未来发展会超过人们想象。”不止一位与会代表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的底气来自于,四川在灾后重建中爆发出的 “五大力量”——旗帜的力量、科学的力量、体制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与会代表相信,它们将在未来的发展振兴中得到更大的释放。
  三年来,四川拓宽了对外开放的通道,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列席会议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侯雄飞用今年“西博会”吸引了1365名记者来加以印证;三年来,四川构建起发展的新格局,杨洪波认为,借力灾后重建,四川的城镇、产业格局得以重建调整,各地定位更加清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以前难以消除的顽疾将得到根治。
  灾后重建中建立的体制机制将继续发挥作用。阿坝州委书记侍俊称,在重建中应运而生的阿坝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在后重建时代长期存在,持续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四川跨越前行的巨大动力。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认为,精神动力不仅包括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包括感恩奋进的决心,也包括在灾后重建中得到加强的民族大团结的凝聚力。
  “十二五”开局之年,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有了更加强劲的新动力。攀枝花市委书记赵爱明坦言,无论是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还是集中力量打造“天府新区”,特别是“两化”互动战略全面实施,都彰显了四川站在灾后重建成果高点上的新视野,预示着四川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未来将会呈现怎样的走势?省统计局局长刘晓华的答案很肯定:继续强劲上升。
  【文化改革发展篇】
  建文化强省 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
  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动力,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动力。
  贯彻中央精神、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全会上提出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到2020年,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郑晓幸认为,将四川放在西部、放在全国大局中进行考量,展示了省委决胜未来、做强软实力的坚强决心。
  “《决定》既一脉相承又紧扣实际,‘路线图’鲜明,‘时间表’具体,含金量非常高。”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第一次列席省委全会就坐上了文化“直通车”,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激动不已。
  《决定》对“文化强省”指导思想的表述,在与会者中引发热议。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李后强认为,《决定》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三个并重”的坚持,鲜明体现了统筹协调、科学发展。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在遂宁市委书记崔保华眼中,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以及科技、金融等的融合发展,能有效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和产品升级。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任务。“文化产品要有魂,这个‘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才能凝聚起推动四川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列席会议的省审计厅厅长高仁全反对文化改革发展脱离群众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强调审计工作今后将重点督促相关文化政策落实、监督文化项目资金使用和效益发挥。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列席会议的广元市文化馆馆长马红建议,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组织更多专家到基层指导,加大对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破解基层人才难题。
  “《决定》体现了四川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高林远感叹,相信在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精品发展五大文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四川文化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将得到有力提升。
  抓文化民生 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
  列席会议的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文化站站长王文华在村镇放了几十年电影,多年的艰苦与清贫让他一度不想干了。得知省委《决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高度重视,财政将加大对乡镇村文化建设投入,他激动地说:“这下基层文化工作有干头了,我要接着干下去!”
  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喜悦,令省委书记动容。“要以务实的作风抓文化,让群众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受益。”刘奇葆掷地有声,“坚持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坚持让群众喜闻乐见,不搞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
  细细领会全会精神,与会代表形成共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等,成为文化惠民关键词。
  一些市州已经走在了前面。列席会议的攀枝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钧带来好消息:1.2亿元“文化民生”投入,换来全市文化设施全覆盖;政府购买服务,让文化 “下”乡变成文化“驻”乡。
  今后,公益性文化事业重心还将进一步向基层下沉。我省创新性地提出,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推动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合并建设,令基层文化工作者备受鼓舞。
  “让文化扎根群众而不是远离群众……”与会者纷纷表示,文化产业发展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今后应多推出老百姓既需要也消费得起的文化产品。
  “我们建设文化强省,就是要走个性化、精细化、普及化的路子,不要搞没有文化的文化产业,不要搞老百姓没法消费的文化产品,不要搞竣工就落后的文化项目。”李后强说。
  促改革创新 推动巴蜀文化再展辉煌
  建设文化强省,基础在薪火相传,出路在深化改革,关键在创新创意,活力在交流融合。
  成都在动漫游戏与创意设计领域雄心勃勃。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将大胆创新旧城改造、新城开发等途径,着重在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等方面发展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
  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和行业布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全会提出的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思路,引发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最先尝到转企改制甜头的新华文轩将以创新创意探索中小门店转型。”列席会议的新华文轩零售连锁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卿说,企业正联手黄龙溪等地方政府打造古镇文化休闲中心,不断融入新的文化业态,从文化产品经营转向文化增值服务。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最终要落实到文化产品和人才上。
  以弘扬感恩文化为契机,广元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一部由农民企业家投资拍摄、反映重建巨变的电影《家乡的彩虹》即将公映,舞蹈《老妈妈》也有望登上春晚的舞台。罗强说,今后广元每年都要面向全球华文创作举办“作家剑门关文学奖”评选,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积极推广具有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文化作品。
  “当前我省文化发展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列席会议的省文联党组书记黄启国说,要深入挖掘四川特色优势文化资源,以舞台艺术、影视精品、巴蜀丹青等六大工程为抓手,锻造精品力作,培育文化大师。列席会议的省作协党组书记吕汝伦则疾呼,遵循文化成才成长规律,建立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热切期盼纷纷写入《决定》:今后,我省将建立与贡献、能力直接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增强四川文化人才的聚集效应。
  号角已经吹响:向文化强省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