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紧紧抓住结构调整的思路,企业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有发展。”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正贵代表告诉记者,“调结构、促发展”听着简单,但是只有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领略到这句话的重要性。 2010年底,张正贵来到位于成都近郊的“成都—阿坝工业园”做履职调研。这处工业园区是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在这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全都排除在外,过去半封闭的电石加工换上了全套的封闭式新工艺,实现了清洁生产;过去粗放的磷肥加工升级改造,开始生产电子级磷化工新材料,利润也翻了好几十倍。看到这一切,张正贵深深地感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在2011年的人代会上,他提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等建议,主张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并呼吁在政策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更多的倾斜。 近年来,一些大企业在转型发展上已迈出较大步伐,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摒弃落后产能,拓展优势产业。“应该充分发挥大企业在发展方式转型、结构调整升级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张正贵说。 通过调研,张正贵发现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国有企业。“尽管‘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在实体经济中走在前列,但与国际同类大型企业相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比例还比较低,一些领域的技术瓶颈亟待突破。”今年人代会,张正贵带着实践中的思考,再次来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