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我省“两化”互动评价体系的部分先行指标今年有望纳入市州政府目标考核中。“双轮”引擎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四川经济版图,代表们展开热烈讨论 “三级跳” ●产业:从集中、集聚到集约●身份:从农民、农民工到居民●评价方式:从“传统”、“新型”到“互动”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胡彦殊 “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赢得热烈掌声的一句话,在四川代表团里,也有着强烈共鸣。 不少代表从中感受到国家对农民的特殊关心。也有代表担心——谁来为进城的农民提供“居”和“业”?更有代表认为,农民“进”“留”这个看似随意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四川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如何发展优质的“业”,吸引和留住“人”,进而兴旺“城”?代表们结合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的大战略,积极出谋划策。 产业如何从集中向集约迈进 【政府工作报告】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 前锋工业园区、新桥工业园区……和全国人大代表、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一样,不少代表对当地工业园区如数家珍。近几年,我省大力推进工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全省工业集中度已超过60%,比地震前提高约20个百分点。 “集中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向集聚和集约迈进。”全国人大代表、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认为,四川工业从分散到集中已走出重要一步,但要满足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还需进一步科学引导,而不是任其简单聚合。德阳重大装备基地已跻身全国三大重装基地之一,但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仍有遗憾,在一项核电装备制造中,如果本地有企业能提供零部件配套,成本将大大降低。 王计的“遗憾”在其他地方可能更多。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工业园,往往是各种在产业链上不能聚合的企业的拼凑。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副市长王瑜坦言,尽管各地都提出“一园一主业”的发展思路,但实际执行还不一定到位。集聚程度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招商引资的水平,而王瑜认为,中小城市往往都不具备“招商选资”的实力。 从集中到集约,距离更大。代表们认为,它是在物理集中的基础上,经过集聚的黏合,进而发生化学反应。不仅要求工业企业之间有机循环,还进一步要求工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平衡,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投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要实现整体的集聚、集约,就意味着结构调整。调谁,不调谁,全国人大代表、省经信委副主任张支铁认为,这需要通过强有力的顶层规划来决定。 全国人大代表、省住房和建设厅厅长杨洪波称,“两化”互动越是往纵深推进,“多规衔接”的价值就显得越重要。 “谁来强有力地牵头多规衔接?”代表们普遍提出这个问题,纷繁复杂的发展诉求,多部门的交叉,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统筹能力,也对所有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农民如何转变成城镇居民 【政府工作报告】要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聚人就聚财”,全国人大代表、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没有把攀枝花的10万外来务工人员看成是负担。他认为,能否留住人并让他们安居乐业,是决定城镇化成败的关键。 城镇化的人口主要来自农村,随着工业化的提速,大量农民涌向城市成为农民工,尽管他们事实上支撑着城市的繁荣,但却没有城里人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待遇。王瑜认为,以农民工支撑的“伪城镇化”正面临挑战。沿海地区的用工荒已有前车之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代表们认为,让农民工扎根城镇绝不仅是解决用工荒的考虑,而是为城镇化、工业化注入根本动力的考虑。 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难度并不在“身份”本身。有测算显示,每转一个农民为城镇居民,政府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将超过10万元,同时弥补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也是不小的开支。 攀枝花有望走在此项探索的前面,刘成鸣透露,该市正在论证,让即使不转户口但达到一定条件的农民工享受城镇居民同城待遇。“如果把他们看成是财富的创造者,花这笔钱就值得。”王建军则表示,广安的探索路径不一样,广安区、华蓥市、岳池县三个临近的县区组成城市组团,分摊城镇化的成本,加速推动广安向100万人口大城市迈进。 “农村人口流向城镇,也需要从集中向集聚集约迈进。”王海林认为,在转变身份,享受同等待遇之后,更关键的是要让他们从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完全融入城市,才能真正扎根。 传统指标如何延伸到互动指标 【政府工作报告】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两化”互动的大幕已经拉开,应该用哪些指标来科学评价? 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经济委主任李亚平认为,传统的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只能简单地反映工业与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比重关系,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地方工业化城镇化的真实水平,尤其是不能反映其质量。 刘成鸣也举例说,那些居住在新农村集中区,享受到与城镇相差无几的公共服务的农民,是否也应该计入城镇化的计算范围? 代表呼吁尽快建立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新型”和“互动”应该是这个体系考评的重点。 全国人大代表、省统计局局长刘晓华认为,对新型工业化的评价,不仅应该看它的总量,还应该看它的科技水平、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然后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出“新型”的水平。对新型城镇化的考评可能更复杂,除了对 “硬件”——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评价外,还要看“软件”,比如是否有“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个人感受。 “互动”也需要评价。有代表透露,一套针对“两化”互动的指标考评体系已基本编制完成。指标切中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结合点,比如用“中水回用率”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指标代替了传统的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这套考评体系的部分先行指标,今年有望纳入市县政府的目标考核中。 (本报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