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廖继康 全国人大代表 记者见到廖继康时,他正在整理这几年提交的建议,用了好几个文件夹。 打开文件夹,一份份建议历历在目:2008年,4份,涉及职业教育、社会养老、食品安全、祖父母对孙儿孙女探视权等。2009年,5份,关注加快乡镇发展、农村污染、《卫生法》立法、基层执法、住房公积金执行。 最多的一年,他提交了13份建议。 《关于建立健全资源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是廖继康的“得意之作”。2010年,他对达州天然气开发进行走访,当地老百姓向他反映,担心天然气开发把资源拿走、把污染留下。廖继康认为,这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对于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和落实无疑具有关键作用。由此,他提交了《关于建立健全资源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 这个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当年13件重点督办的议案建议。2010年4月,他受邀到全国人大开会,就制定生态补偿相关条例发表意见。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派人到达州,就天然气开发进行调研。2010年5月,全国人大再次邀请廖继康到湖北开会,就生态补偿相关条例初稿征求意见。 “生态补偿立法有助于解决资源开发地的脱贫问题。努力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探索,这就是我履职的意义。”廖继康说。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