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蛀虫”7省部级落马足坛反腐有进展 ●背景 去年涉足球系列刑事案件相继开庭,足球领域反腐败取得重要进展。此外,张家盟、宋晨光、许迈永、姜人杰等一批腐败分子也受到法律惩处。 司法机关惩治贪腐,彰显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报告 高法报告:去年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7万件,判处罪犯2.9万人。 高检报告: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含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 ●点评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教授刘明华:我国惩处腐败工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但如今“小官大贪”趋势明显,侵害惠民资金的犯罪日益基层化,乡镇村社干部侵吞、骗取惠民资金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地方个别村干部对经手的所有资金都要“雁过拔毛”。 要管好用好百姓“保命钱”,坚决查办城乡养老、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 追求“同判” 纠正畸轻畸重加快量刑规范化改革 ●背景 近年一些案件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案情相似的案件,被告人被判处的刑期却存在较大差异。刑法中量刑情节的适用只有原则性规定,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和尺度,这就给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带来困难,容易出现量刑失衡。 ●报告 高法报告: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量刑程序,完善量刑方法,促进量刑公正。 高检报告:推进量刑建议改革,重点监督纠正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 ●点评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教授:总体看,司法机关在维护公平公正方面有很大进步,出台很多办法和措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仍然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同案不同判”等司法不公现象。其实“同案同判”是一种理想状态,有的案件从表面看相似,但案情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差别。当然,对于案情类似的案件,应该尽量做到相似的判决。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周光权: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量刑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容易出现量刑畸轻畸重、量刑不平衡的问题,有必要对法院刑事审判量刑活动实施事前监督。 亮点·惩治贪腐 7名“省部级”落马 1631名外逃贪官落网 高检报告显示,2011年检察机关严肃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46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524人,其中厅局级198人、省部级7人。“各地集中查处了一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最高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加大打击贪贿犯罪的同时,检察机关还重点查办跑官买官行贿、危害民生行贿等八类行贿犯罪案件。 贪官的外逃和引渡,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去年检察机关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完善境内外追赃追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77.9亿元,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631人。 “一些贪官抱着‘捞了就跑,跑了就了’的心理,聚敛财产,先在海外安家,再把资产转移,最终择机出逃,给国家带来巨大财产损失。”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说。 为有效防范打击“贪官”外逃,最高检完善了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研究修改相关追逃防逃工作规范性文件,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合作机制,着力提高检察机关反贪部门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能力。 “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打击跨国洗钱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对腐败资产、犯罪收益进行有效地追缴和返还,从根本上切断跨国腐败资金外逃渠道。”赵林中说。 最高检资料显示,2011年抓获境内外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27%。 节点·两年回放 去年反腐查办6名省部级 2011年“两高报告”显示:2010年全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224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23人(含厅局级188人、省部级6人)。郑少东、陈绍基、黄瑶等腐败案件的公开审理,进一步彰显了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 纠错赵作海沉冤得雪 两高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共同出台两个证据新规,力求最大限度地防范冤错案。2011年年高法报告称,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证据。高检报告则称,要重点加强对有案不立、刑讯逼供等问题的监督。 量刑改善“同罪不同判” 成都孙伟铭醉驾案,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醉酒驾车致多人伤亡的三门峡肇事司机王卫斌被判6年零6个月。针对质疑,司法机关加快了量刑规范化改革步伐。2011年高法报告称,将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促进量刑公平公正。 前年8省部级高官被查办 2010年高检报告显示:2009年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 打击网络色情犯罪 这一年,公众对打击网络色情逐步形成共识。高法报告称,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办理利用互联网或手机制作、复制、传播淫秽信息案件的司法解释,依法打击淫秽电子信息犯罪,各级法院审理相关案件1703件,同比上升47.5%。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