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今后10年全省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任务,进一步动员各方面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对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推动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到2010年底,我省农村贫困居民已从10年前的1041万人减少到34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5.22%下降到5.48%,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影响广大农村贫困居民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问题已基本解决,全省扶贫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胜利。10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战胜贫穷的雄心壮志和不等不靠、顽强拼搏、自力更生的进取精神,极大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增强了全省各族人民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 实践表明,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看其最高水平和平均水平,也要看其最低水平,即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怎样,贫困地区的发展程度如何。从人类发展和世界范围来看,扶贫是一项永恒的使命。对我省而言,扶贫开发同样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一方面,当前我省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虽然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返贫压力增大,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和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我省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全面转入了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未来10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扶贫开发可以大有作为的10年。已基本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的人口能否如期实现小康,是实现全省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作为未来10年我省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扶贫开发新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扶贫开发新的工作重心和着力重点,吹响了打好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进军号角。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这一总体目标,逐步提高扶贫标准,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把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稳定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实现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与全省同步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扶贫开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我省全面小康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扶贫开发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挖掘并用好各种资源条件和有利因素,把政策的支持作用、规划的引领作用和机制的长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奋力谱写扶贫开发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