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前进 7月6日,达州雨水不断。但通川区北外镇田家塝村党支部暨班子成员述职评议会风雨无阻,按通知举行。 按照“三级联述联评联考”要求,通川区委规定,村级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要就抓党建工作情况和兑现年初承诺情况向党员、群众代表述职,并接受党员、群众代表评议。通川区委书记洪继诚说:“通过述职评议,村党组织和村干部比照目标、查找问题,党员群众现场评议、督促兑现承诺,能有效激励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创先争优,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上级党委和本级党组织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的目标和措施落到实处。” 坝坝会人气旺党员群众代表全部到场 田家塝村有390多户、1200多人,处于凤凰山顶,5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述职评议会定于上午10时开始,地点选在一户村民住房旁边的空地上。 记者9时赶到“会场”时,已有20多名党员群众到场。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后面放几张板凳,对面是十多张长条凳——会场布置很简单,就像农村拉家常、摆龙门阵一样。村干部说,这样做是有理由的,一来距离村民更近,二来这样的环境下,村民敢给村干部“挑刺”。 老党员田全德的家距开会地点较远,吃过早饭他赶到会场,原以为自己最早,结果到现场一看,已有十余位党员、群众代表。借着早到的机会,党员、群众代表先讨论自己关心的话题,打算选几位代表发问,其他人作补充,以免开会时意见分散。 9时30分,29名在家党员和10名群众代表全部到场。68岁的田全德当过村主任,有47年党龄,在村民中威信较高,他和魏传光等人被选为发言代表。 “我来之前,专门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大家希望村干部能发挥带头作用,发展好新党员,带着大家继续发家致富。党员群众最关心道路建设和吃水问题,我想听听村干部怎么考虑、怎么答复。”田全德说。 党员群众为何对评议村干部如此热心?田全德说:“农村要发展,关键靠支部,支部要建强,要有好的带头人。今年开展三分类三升级后,我们村党支部被划为区里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好支部怎么保持下去,需要通过承诺践诺评议等进行督促。” 述职说实事5件承诺事项已完成4件 上午10时,述职评议会准时开始。 按照规定,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华首先述职。他对照年初承诺,就村支部和自己抓的班子建设、党员发展、办实事等几项工作进行述职。接下来,村支部副书记、村主任田林先和村会计田纯德分别述职。 年初,结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村党支部承诺发展好党员,今年已发展5名党员,还有3名入党积极分子;结合为民办实事,村党支部承诺全年完成五件实事,分别为硬化村级便道2500米,修建毛坯路800米,维修堰塘1口,新建蓄水池18口、水渠3000米,修复村级道路损毁路面两处。“目前前5件已完成,只有最后1件没完成。主要原因是前段时间忙于土地整理,还没来得及。”针对村党支部承诺事项,王世华一一述职。 王世华的话音刚落,田全德提出看法和意见:一是村党支部这几年修了20多公里村道,今年上半年,村干部积极调整全村产业结构,有事随叫随到,完全按村民的意见办事,大家很满意。“下一步,建议村党支部把发展年轻党员、发展优势产业作为重点。”田全德说,现在村里党员老龄化严重,要多发展年轻党员;全村人均耕地少,单靠粮食挣钱很难,村党支部应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带领村民走出科技致富的路子。 对此,王世华一一记录下来,并代表支部班子成员当场表态:抓好党员发展,上好党课教育,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他指着附近山腰上种的清脆李说:“清脆李这个项目发展得好。” 热评热议党员群众满意率100% 评议村党支部,督促的是村干部。 王世华、田林先和田纯德述职后,村民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村民代表李明会所在村民小组位于山顶上,长年吃的是井水。她提出,村干部带着全村修了路,发展了产业,下一步应把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放在心上,“希望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这个建议赢得在场党员群众一致认可。“现在夏天一旱就是几十天,喝水困难,大家都盼着接上自来水。”老党员魏传光说,希望强班子、富产业、惠民生齐抓并举,真正让全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针对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王世华再次作出承诺:今年解决两个组的饮水问题。但他也提出,“大家伙的事情,大家伙一起做。开了会的,要带头做好所在村民小组群众工作。”负责产业发展的田林先则当场给承诺:“现在村里人均纯收入是6900元,三年后,我们要达到1万元。” 有群众追问:目标实现不了怎么办?对此,王世华和田林先等村干部表态:上半年已发展蔬菜400亩,栽植清脆李200亩,全村已有600亩清脆李。目标并不遥远。“如果承诺兑现不了,我们主动辞职。” 干部坦诚交心、认真承诺践诺换来群众认可。“我对村干部很满意。”李明会说,她在镇党委测评表中选了“满意”。经统计,当天党员代表对村党支部和村干部满意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