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融资超市”为何散了?
时间:2013-09-03 来源:四川日报

  4年前,开业半年为企业融资8.1亿元4年后,原来的入驻机构基本撤走
  □本报记者 段玉清 李龙俊 董世梅
    9月2日,成都市东大街四川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内,原锦江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所在地被一家叫做金融汇的投资理财公司代替。“前几天这里还挂着担保公司的牌子。”附近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说。
    这里,曾经将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集中在一起,中小企业可以在此比较和选择,然后像在超市里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服务。这里,曾是全国第一家省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公共平台。“超市开业半年后就开始有入驻机构撤出,现在,原来的入驻机构基本都走完了。”原融资超市管理办公室主任、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会长王永其对融资超市走过的每一步都了然于胸。
  创新:“一站式”满足融资需求
  开业五天,通过“绿色通道”放款150万元
    时光转回四年前,融资超市是另一番景象。
    2009年8月25日,成都东大街,筹备三个月的省中小企业融资超市(下简称“融资超市”)开门营业。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41家银行、担保机构、小贷公司等汇聚其中。
    机构多、产品齐,融资超市一开业就获得追捧。开业当天,上百家企业前往融资超市登记融资。开业五天,超市内的金融服务机构共为近300家客户提供融资咨询服务,申请融资额14亿元,通过超市绿色通道快速调查与风险评估后已有4笔业务正式放款,金额达150万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都满足不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融资服务超市开业时的火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看准了中小微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一位当年曾入驻融资超市的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2009年,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在2000亿元以上。
    这种情况下,被称为“开串串店都可以融资”的融资超市以其创新、专业的融资模式迅速获得市场认可:融资超市内汇聚银行、担保机构、小贷公司、民间融资机构等,中小企业可根据条件有选择、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一站式”完成融资需求。
    虽然在我省融资超市启动前,广东佛山、陕西西安等地都有类似尝试,但四川的融资超市因其在省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中规模最大、机构最全、模式最新而引领风头。“这是我省在金融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西部地区,此举也开了先河,获得其他省市的效仿。”相关负责人表示。
  遇冷:半年后入驻机构开始撤离
  超市管理办公室也在去年解散
    开业半年,累计为企业融资8.1亿元,面对面提供服务1.5万人次,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提供服务3300人次。“运作成熟后,预计每年能为中小企业融资超过50亿元。”成都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预测。
    但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半年之后,融资服务超市突然变“冷”。入驻机构撤离,来的中小企业也少了。到去年,入驻机构基本上全部撤离。超市管理办公室也在去年解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投资理财公司。
    是政府不重视?显然不是。融资超市定位省级层面,由四川省中小企业局、四川银监局指导,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四川省银行业协会主办,成都市锦江区金融办协办,开业后还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此外,为更好地管理超市日常工作,主办单位专门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超市管理办公室。融资超市成立前三年,政府专门从省中小企业局专项资金中每年划拨200万元,用于融资超市场地租赁费、设备建设费和管理费等。
    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得到解决?据《2012年四川中小企业年度发展报告》,2012年“我省急需贷款的规下企业,仍有66.3%只能贷到少部分或贷不到所需款项。”
    是入驻机构出了问题?据了解,为确保中小企业融资安全,超市门槛并不低,入驻机构均为成立并经营一年以上,经营期间无不良记录,业绩突出的服务机构。
    融资超市从火爆走向冷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融资超市又将怎样转型?请继续关注本报的系列调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