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弃赛跳入海中救起对手 川妹子马娇成“最美选手”
时间:2013-09-05 来源:四川日报

  比赛仲裁委员会裁定:按此前几轮平均成绩给马娇计分
    本报大连9月4日电(特派记者 薛剑)选手在比赛中放弃了比赛,但依然有成绩。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在全运会帆船帆板赛场却发生了。这名选手叫马娇,是个20岁的川妹子,她放弃比赛是为了救对手,新华社报道称她为“最美选手”。
    9月4日,大连瓦房店帆船帆板比赛场地,一张大红纸书写的感谢信引人注目,这是辽宁队感谢四川运动员马娇为救人放弃比赛而特意贴出来的。感谢信中描述了事情的经过:“九月三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帆船帆板比赛中,我队队员郝秀梅在进行女子RS:X级比赛中,由于风急浪涌、心情紧张、操作失误,不慎落水,当时风大流急,板体瞬间被拖至百米开外。郝秀梅奋力追赶,体力下降,生命受到威胁时,四川队员马娇毅然退赛,奋不顾身冲入激流,对郝秀梅实施营救。在马娇的全力帮助下,我队队员郝秀梅才脱离了危险。”“全运会的比赛四年一次,非常重要,马娇能放弃比赛救人,令我们非常感动。”辽宁队领队于波说。
    四川帆船帆板队领队李青透露,马娇在救人之后悄悄告诉他:“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想跳到海中协助郝秀梅。”李青介绍,马娇今年20岁,训练很刻苦,是个好队员,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比赛。“四川队有这样的运动员,我们觉得很自豪!”
    马娇为救人放弃比赛的行为,得到赛场上下一致认可,本届全运会帆船帆板比赛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定,按此前几轮的平均成绩给马娇计分。
    据悉,帆船帆板比赛在海上发生紧急事件时,如果对运动员的安全有影响,每个邻近选手必须放弃比赛救人。这在比赛规则中有规定,在界内也形成了传统。
  声音
    这种光辉行为传递的正能量,将远远超越一两块金牌、一两项世界纪录。这才是体育的真谛。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公兵
    满满的正能量,一方奋不顾身,一边知恩图报。十二运瓦房店帆船帆板赛场,满满的正能量。十二运的正面声音来了。马娇了不起!
         ——北京晚报记者李远飞
    风浪意味着速度,速度意味着胜利!但有一种情况能让我们掉转船头,那就是有人落水,哪怕他是我们的对手!
    ——新浪“宣武大昕”微博
    四川马娇姑娘获得一块人心所向的金牌,辽宁人向你致敬了。
    ——辽宁网友“宗岩916吕超”
  采访札记 找不到马娇
  □本报记者 薛剑
    9月4日,包括我在内,很多媒体记者都在寻找弃赛救人的“最美选手”马娇,经过很多努力,我们只得到四川帆船帆板队领队李青关于这件事的只言片语,只在全运会的官网上找到一张马娇报名时的标准照。
    无法采访到马娇本人,身为记者的我,深感遗憾。但寻找马娇的过程,却让记者体会着一种感动。
    马娇救人的故事发生在9月3日,救人后她只悄悄告诉了领队,若不是被救选手所在的辽宁队将大红感谢信贴到了赛场,若不是一名北京记者把这事放到了微博上,恐怕我们大家还不知道。或许,在马娇看来,比赛中邻近选手遇险,自己放弃比赛,跳入海中救人,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竞赛规则的要求。或许,从一开始,四川帆船帆板队以及马娇本人,就没打算因为这件事站到聚光灯下去,因为,尊重生命,尊重规则,这不是体育精神的本质吗,这不是运动员的本分吗?
    尽管没找到马娇,但我想说的是,奥林匹克的精神,绝不仅仅是“更高、更快、更强”,而是人类不断超越自己,不仅是在运动成绩上,更是在道德法则上;运动员的舞台在赛场,不仅是争金夺银的精彩亮相,更是鼓舞人、激励人的精神感召。
    感谢马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净美好的全运赛场。
(本报大连9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