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为何“三公”经费能达三年来最大降幅?
时间:
2014-03-20
来源:
四川日报
日前,60个省级部门公布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进一步下降至5.98亿元,比2013年下降达16.7%。预算如何编制?花钱过程怎样监督?
就此,记者采访省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对“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后的热点问题进行权威解读。
花多少?大幅减少16.7%
2013年我省年初预算安排“三公”经费7.18亿元,比2012年下降1.1%。而今年降幅达到16.7%,为什么今年“三公”经费降幅明显加大?
预算处负责人表示,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作为保证正常运转、履行职能的成本性支出,政府部门开支一定的“三公”经费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去年省本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7.18亿元,执行中根据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工作要求进行了压缩,压缩比例达到11%,并以压缩后的经费规模对2014年“三公”经费实行总额控制。在编制2014年预算时,省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厉行节约的要求,进一步压减了预算安排,使“三公”经费预算规模降至5.98亿元。
怎么花?减钱但增效
会不会为了降而降,影响正常的公务效果?
对此,预算处负责人表示,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今年编制预算时,省财政厅对“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实行“总量控制、动态均衡”,保证必需的支出。以因公出国(境)经费为例,今年省级预算安排建立了出国任务与经费预算联动审核机制,在核定的因公出国(境)经费总额内,以各部门因公出国(境)任务为依据安排经费预算,部门间及同一部门的不同年度动态变化。
比如,省农科院去年没有安排因公出国(境)经费,今年根据工作任务计划,安排因公出国(境)经费20万元,拟安排出国(境)团组5次、5人。出国(境)团组主要包括国家外专局“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培训团(美国)、出席世界园艺作物科技大会(澳大利亚)、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瑞士)、赴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里约热内卢农业协会商讨合作项目(墨西哥、巴西)、执行油菜科技合作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交流任务(德国、法国)。同时,对每个团组的具体出访目的做了详细介绍,精细化程度非常高。 这样按照工作任务进行预算编制,可以大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达到“减钱但增效”的目的。
如何管?坚决堵塞开支漏洞
预算安排后,如何加强监管,确保“三公”经费不乱花?
预算处负责人表示,执行中,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复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要防止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变相开支“三公”经费和使用其他一般性支出混支“三公”经费。同时,“三公”经费的监督检查是“规定动作”,今年省财政厅要会同监察厅、审计厅等相关部门对“三公”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重点纠正虚列支出、少计支出、混淆列支等突出问题,提高“三公”经费开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组织开展部门(单位)“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专项检查,重点查处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等突出问题;同时,继续完善“小金库”常态化治理工作,坚决堵塞“三公”经费开支的不合规渠道。
上一篇:
违规新建楼堂馆所要公开曝光
下一篇:
毕世祥同志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雪山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