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他是标杆,更是前行的动力
时间:
2014-04-02
来源:
四川日报
毕世祥同志先进事迹在全省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3月20日,眉山市委组织部机关会议室,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原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世祥同志先进事迹专题片——《用生命书写忠诚》。一位老组工干部一边看、一边擦拭眼角。“毕世祥同志的故事太感人了。”在场观看的眉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总支书记胡彬感慨。
去年12月,在获悉毕世祥同志因公殉职的消息后,全省各地干部群众以各种形式缅怀、追思这位好干部,纷纷表示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廉洁从政的崇高品格,以他为标杆,不断积聚前行的动力。
赞:他是一个好人,真心换得口碑
“干部的好与差,老百姓自有公论。毕世祥为甘孜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尽心竭力,人们哀悼他,因为他是藏区的好干部;人们不舍他,因为他心中装着老百姓。”鲁磊是西南民族大学一名在读学生,毕世祥去世后,他曾赴甘孜州为这位优秀的校友送行,“我跟他未曾谋面,但在当地干部群众的讲述中,他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他的事迹让我肃然起敬、备受鼓舞。”
在后辈眼里他是榜样,在同学眼中他勤奋好学,在同事眼中他务实为民。毕世祥的高中同学刘承瑜这样评价:“纯的山、纯的水和厚重的嘉绒文化,以及父母宽厚的爱和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他朴实、友善、关爱、包容的人格品质。”“他是一个接地气的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首先想到的都是老百姓。”曾与毕世祥共事的甘孜州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刘友志说。
为甘孜州的对外宣传推介,毕世祥倾心尽力,这也让不少宣传部门的干部敬佩不已。“为了党的事业,他把自己的所有都倾洒在广袤的雪域高原。”大邑县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陈祚感叹,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真正把毕世祥的精神和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他像一面镜子,让人照出差距
记者见到眉山市委组织部干部邱文清时,他正跟远程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刻录有关毕世祥事迹的光盘,这些光盘将分发到各部门、区县和全市1400多个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一年到基层的时间超过200天,走遍甘孜山山水水,毕世祥同志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邱文清说,自己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学习毕世祥身上“好干部”的闪光点。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的20字标准在毕世祥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学习毕世祥精神,就是要争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要以他为镜子,照出差距、剖析根源;要以他为标杆,找准方向、艰苦奋斗;要以他为旗帜,植根青年、服务群众。”共青团乐山市委书记陈林强说。
学习毕世祥先进事迹,全省各地氛围浓厚。广元市朝天区广泛开展学习宣传、专题讨论、谈心谈话、作风评比、亲民为民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争当毕世祥式“好干部”。“向毕世祥同志学习,要立足本职出发,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开创山区产业发展新局面。”朝天区转斗乡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文邦杰说。
践:他以群众为先,用脚丈量民情
“我曾在甘孜州得荣县援藏6年,对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印象颇深。”内江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曾祥权说,在藏区工作不容易,但毕世祥做到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为民办事、为民谋福。
学习毕世祥精神,关键是付诸实践。“内江即将启动‘党员干部结对帮带十万困难家庭’活动,近6万名党员干部将结对帮扶群众。”曾祥权介绍。
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结合学习毕世祥先进事迹,查找各自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毕世祥同志心系群众、甘于奉献。反观我们自身,个别镇乡领导干部存在群众感情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工作时间不在岗,导致群众办事难。”绵竹市什地镇党委书记罗印杰认为,领导干部应该像毕世祥那样,带头深入群众,从而带动党员干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在阿坝州,毕世祥同志先进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毕世祥坚持不懈走基层,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我们要向他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为解决联系服务居住在高半山和边远牧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阿坝州成立了党员服务队、党员义工队、民兵服务队、春耕服务队、政策宣讲队、马背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服务队,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上一篇:
瞪大眼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
下一篇:
大力除“四风”细微处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