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时间:
2014-05-04
来源:
四川日报
在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成都平原经济区正处于一个可以快速发展并有望跻身全国重要经济板块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近日召开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工作座谈会精神,相关各市各部门要认真审视发展定位,全面把握发展大势,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在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小康、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五个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由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组成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历来是我省经济最重要的支撑。该经济区集中了全省4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60%,是西部地区城镇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省最发达的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经济实力,突出的科技人才优势,领先的开放水平,决定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担当起全省发展“火车头”的重任,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板块。
要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建设现代高端产业的集聚区。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核心支撑。成都平原经济区要把产业发展放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高度去谋划,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引领,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区。进一步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区科研人才众多、科研院所集聚的独特优势,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企业主导研发转化的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要加快研究制定培养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支持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等先行先试,大力推广产学研技术联盟,努力构建西部创新创业高地。
要坚持用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西部内陆开放的前沿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四川开放合作大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围绕提高经济外向度和社会开放水平,加快打造国际化城市,积极培育国际化企业,聚集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努力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首选地、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地、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和最大的国际商务中心,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要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活力,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统筹城乡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成都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城镇化水平、地理条件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最有条件在这项重大改革上走在前列、率先突破。要继续抓好成都试验区建设,落实各项改革部署,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要坚持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为目标,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区。成都平原地区是西部自然禀赋最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要对接全国城镇化总体布局,大力优化成都平原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化水平,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努力建设西部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辐射带动力、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群。要按照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要求,构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快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步伐。
要坚持在发展中更多惠及民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先行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全省“五大经济区”中经济实力最强,最有基础率先迈进全面小康社会。要加大民生领域改革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是省委的战略部署,也是全省的重大工作。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和相关部门要切实肩负历史使命,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打造一支敢拼敢比、奋勇争先、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鼓足干劲、增添措施、主动作为,努力为我省实现“两个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慰问信
下一篇:
我省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