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三条红线”保障用水安全
时间:
2014-05-26
来源:
四川日报
记者5月22日从省政府网站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将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以及“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系统、政府考核评价“三大体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用水安全。
到2015年末,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73.1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4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7%以上。到2020年,水资源管理各项指标达到全国较高水平。到2030年,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源地和水库水质全面达标,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用水总量控制方面,我省将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优先保障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严格相关规划和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取水许可,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依法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确保水资源费按规定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
用水效率控制方面,我省将分批启动建设100个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县(市、区),实行重点扶持,集中投入,通过5—8年努力,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应制订节水措施方案,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节水要求。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方面,开展水功能区达标考核,落实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备用水源。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意见》明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省政府对各市(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及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市(州)政府,省政府予以通报表扬,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
上一篇:
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项目贷款到期100%回收
下一篇:
一季度百万安居工程开工逾26万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