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产业升级路在何方——四论转型发展是新机遇
时间:
2014-05-29
来源:
四川日报
转型发展是新机遇,产业升级路在何方?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大思路,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需求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言,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一是从外延型增长为主“升级”为内涵型增长为主的发展,二是从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为主“升级”为知识型劳动和较高附加值为主的技术推动型发展,三是从过去外需拉动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的高质量的发展。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实现的,这不仅给能源资源供给带来很大压力,而且使生态环境难以承受,造成当前经济运行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产能过剩和“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突出矛盾。从转型发展看结构调整,最紧迫的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困难的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使老百姓受益的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没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没有就业的“饭碗”,就没有收入增长的 “门路”,就没有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
产业升级,路在何方?
从转型发展看产业升级,路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最为明显的是,过去对第三产业实行的营业税税负比第二产业的增值税重三分之一左右,抑制了第三产业经营者 (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创业热情。到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5%,远低于世界平均62%的水平,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还低15个百分点。为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我国近年来在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进行了 “营改增”税制改革,“放水养鱼”,使第三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由此发生历史性转变。相比之下,四川服务业发展不足,在GDP中的比重只有35.2%,居全国第28位。差距之大,正是潜力之大。最重要的是要依托中心城镇发展现代服务业,紧紧抓住信息化给服务业带来的新机遇,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推动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升级。
从转型发展看产业升级,路在自主创新。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一个典型的数据是,我国的出口产品,有220多种产量都是 “全球第一”,可这些“第一”很多都是产能过剩的,在国际市场做的是“亏本买卖”。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带动产业升级。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几年来,各级政府和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加大了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自主创新的专利成果大量涌现。到2011年,我国在国内申请专利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四川,自主创新的“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民营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已占绝对优势,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从转型发展看产业升级,路在开放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贸易和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国内兴办了数以万计的“三资”企业,吸引和消化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并逐步实现了技术的升级和本土化,这是产业升级的成功之路。我国目前在彩电、冰箱、电脑、手机等方面产业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与开放合作密不可分。在四川,随着世界500强企业争先恐后在川投资,围绕世界知名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开展合资合作,我们的产业升级还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在这方面,成都市的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升级已经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天府新区的“后发优势”应该牢牢地建立在“高点起步”的产业升级基础上。
总而言之,从转型发展看产业升级,改革开放是 “根本途径”,创新驱动是“核心战略”。只有抓住这个“根本”和“核心”,才能抓住转型发展的新机遇。还是这句话:产业升级之路千条万条,创新驱动是最重要一条!
上一篇:
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发出通知 进一步整治“会所中的歪风”
下一篇:
四川政务微博数破万 列全国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