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该不该减刑、假释?案件信息网上公示
时间:
2014-06-10
来源:
四川日报
省法院首次在官网公示51件案件信息,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将开庭审理
6月9日,省法院对外公布,该院近日首次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示了51件减刑、假释案件信息,让案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升程序的公开透明。以后,减刑、假释案件公示,将成为省法院一项常态工作。“姓名:刘敏;罪名:挪用公款罪;原判刑期:无期徒刑;刑期变动情况:第一次减刑;考核情况:该犯确有悔改表现,无加分扣分,累计得分149.79分,无罚金刑。提情建议:减为十八年……”首批公布的51件减刑、假释案件,包括了服刑人员的姓名、所犯罪名、原判刑期、刑期变动情况、考核情况等详细信息。
省法院同时公布了联系电话,对于公示期间收到的举报,将审查是否属实。
如果举报内容不影响罪犯的减刑、假释,法院将依法裁定减刑、假释并向举报人员作出解释;如果举报内容经查证属实,罪犯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将裁定不予减刑、假释。
据6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以后凡是我省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都要在立案后五日内,将执行机关报请减刑、假释的建议书等材料依法向社会公示。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主要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不利于法院对罪犯是否符合减刑、假释条件进行实质审查,也不利于罪犯合法权益的维护。为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的公开公正,从6月1日起,我省还将对六类减刑、假释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包括: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报请减刑的;报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释一般规定的;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检察院有异议的;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一律开庭审理。
上一篇:
倡议书
下一篇:
切实落实改革发展政策措施 确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