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李克强:救援刻不容缓
时间:
2014-08-05
来源:
四川日报
急赴鲁甸地震灾区,飞机上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3日下午4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随着灾情扩大、余震频发和公布的死亡人数骤然增多,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当地百年以来最强地震,已启动国家一级响应。4日一早,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急飞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一上飞机,李克强就召开紧急会议,听取国家地震局、交通部、卫生计生委、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公安部等部门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人汇报,详细了解灾情、群众伤亡和救援进展,部署救灾工作。李克强充分肯定有关部门开展的救援工作,他强调,救援刻不容缓。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科学有力举措抓紧救援,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李克强提出8点要求。
第一、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必须抓住一切可能,充分用好48小时、72小时黄金救援期,尽最大努力搜寻失踪者,营救埋在废墟下的群众,不到最后绝不轻言放弃。九度烈度区今晚之前要挨村挨户搜寻,七度以上烈度区48小时之内要疏散群众,尽最大可能抢救生命,减少伤亡。
第二、高度重视次生灾害,防止发生新的伤亡。灾区近期内不能排除还会发生5至6级强余震的可能。同时灾区坡陡沟深,加上连续下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要加强监测,注重科学救援,做好当地群众和救援力量的安全防护。
第三、进一步加强救治工作。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及时将危重伤员转移到昆明、宜宾等周边医疗力量更好的医院,继续调集医疗专家力量包括心理抚慰专业人员,让“绿军装”和“白大褂”同步进入灾区,把死亡率降到最低,把伤残率降到最低。
第四、抓紧做好受灾群众过渡安置,要继续调集粮食、帐篷、防疫药品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第五、及时充分公开灾情和救灾信息。准确、客观发布灾情和人员搜救、医疗防疫、受灾群众安置、基础设施抢修等工作进展情况,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增强各界信心,为抗震救灾提供重要保障。
第六、借鉴四川芦山抗震救灾经验,以地方为主形成统一指挥体系。各方救援力量要纳入统一指挥体系,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救灾需求,中央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协调保障。
第七、开展生产自救。当前正是灾区粮食生产季节。要及时为受灾群众提供农资等补助,动员群众在灾难中奋发自救,抓紧恢复生产,使人民群众勤劳勇敢的精神更好激发出来,树立战胜灾难的坚定信心。
第八、做好恢复重建准备工作。要尽快打通受损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提供生命线保障。适时开展震中受损房屋评估、加固改造和启动异地搬迁规划工作。
李克强说,要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各级各部门要抓紧行动,党员干部在危难面前要为群众着想,做群众的脊梁。我们有应对大灾难的经验,有众志成城的精神,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科学救援,一定有能力战胜这场灾难。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晶参加会议。
上一篇:
慰问电
下一篇:
50米深的草原地下水洁净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