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研判“大数据”保障食药安全
时间:
2014-09-09
来源:
四川日报
四川食药监管释放多元改革“红利”
“餐馆销售过期猪肉?”9月5日,接到群众举报,眉山大石桥街道食药监管所执法人员立即赶到餐馆,核查“问题”猪肉,并对该批猪肉的生产、流通企业进行突查,将所有环节“问题”猪肉“全锅端”。从接到举报到完成查处,仅3小时。
“若是一年前,不可能如此快速。”该所负责人说,机构改革前类似案件要协调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参与才能完成查处,多头监管的政令不一与职能界限的交叉模糊,容易导致监管“失灵”和效率低下。
高效率源自顶层设计优化。去年8月,在整合原省食安办、原省食药监局和质监、工商等部门食品监管职能基础上,新组建的省食药监局挂牌运行。省食药监局创新监管,引入“大数据”升级监管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风险抽检。上半年,经过风险抽检“大数据”分析,省食药监局得出结论:保健食品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较大,迅速对减肥、增强免疫力等15类保健食品展开全面专项检查,针对非法添加等问题出台更严格制度。“风险抽检是机构改革后的一项新职能。”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风险抽检不间断对全省所有的食品品类和重点产品进行“扫描”,定期邀请专家召开风险研判会,对抽检数据进行“大数据”研判,并将其作为专项整治和建章立制的依据。今年全省开展食品风险抽检7000余批次,有效排查出保健食品、食用大米等多起食品安全隐患。
以抽检“大数据”为参照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和拟定规章制度已成监管“常态”。1月1日起,省食药监局开展食品药品“亮剑”行动、医疗器械“五整治”等专项整治,一系列优化“顶层设计”的规章制度密集出台,包括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推动了《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等列入立法规划,并制定规范食品药品行政审批行为等52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省政府将食品安全列入2014年“十项民生工程”内容,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省政府对市州政府目标管理内容。省食药监局成立后,在全省乡镇设立食药监管所、在村社设立食药安全协管员,打通基层监管“最后一公里”。
多元改革“红利”释放:上半年全省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834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6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数量同比增长2.2倍;食品主要环节抽检合格率均高于96.29%,比去年同期平均提升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上一篇:
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专家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
追逐中国梦 挺起四川教育脊梁——三十年来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