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芦山城镇房屋重建“走”进新天地
时间:
2014-09-23
来源:
四川日报
“一根凳、一席话、一条心、一起干”,党员干部带着感情“走基层”
“干部一次次来我家讲政策,算明白账,实实在在为我们着想,我绝不能拖后腿。”近日,芦山县芦阳镇先锋社区居民李茂芦在签订住房重建安居房购买协议时说。截至9月5日,芦阳镇2330户公建房重建户中,锁定重建意愿的占99.7%;2083户自建房重建户中,递交申请1850户、通过审批1159户;龙门乡老街上下场口重建工作加快推进,飞仙关等重点城镇建设有序推进。
而一个多月前,芦山县城房重建进展缓慢。公建房重建户中签订购房协议的只占24.5%;部分自建房重建户因相邻居民意见不统一、自身经济条件差等原因,推进难度大;因重建带来局部利益格局调整引发一些矛盾和问题,群众有观望抵触情绪,干部有畏难情绪。
快速转变的动力何在?用芦山县党员干部的话说,豁出去集中火力打了一场攻坚战,制胜的武器是“四个一”走基层活动。
8月中旬以来,在雅安市开展“为民惠民村居行,感恩奋进促重建”走基层活动基础上,芦山县各级干部联动,重点下沉到城房重建一线,深入群众开展“一根凳、一席话、一条心、一起干”专题“走基层”活动,走出了城房重建新天地。
破难题:凝心聚力打硬仗补欠账
“4·20“芦山强烈地震已过去1年多,芦山县农房重建快速推进,城房重建却陷入僵持局面。雅安市、芦山县的领导深入走访发现,芦山县城房重建存在听取群众意见不足、政策制定仓促、政策宣传机械、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已成为困扰重建工作整体推进的难题。
住房重建是灾后重建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了解决问题、理顺心气,雅安及时启动“为民惠民村居行、感恩奋进促重建”的“走基层”活动。
雅安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头,重点深入芦山县龙门乡、芦阳镇、飞仙关镇等重点乡镇开展“走基层”活动,先后召开18次座谈会,与400多名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对面谈心,听取意见建议诉求,并与芦山县委集体会诊问题。按照重建目标任务不完成不脱钩原则,38名市级领导固定包县,动态挂帮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长期联系乡镇、后进村(社区)、企业、人才等。
芦山县委按照建立“走基层”活动长效机制与困难问题集中攻坚相结合的工作要求,瞄准城房重建推进缓慢和党群干群关系疏远等问题症结,从8月中旬开始,专题开展以同坐一根凳、同讲一席话、同聚一条心、同向一起干为主题的“走基层”活动,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凝聚打硬仗补欠账正能量。
科学制定政策是保障。芦山改变以往关起门来研究政策的方式,深入基层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从维护群众利益、尊重群众意愿出发,“三上三下”缜密修订完善城房政策体系。调查显示,99%以上的重建户对政策调整表示满意。
芦阳镇苗溪社区老职工李文卿写信给县委主要领导说:“调整后的政策让重建户得到实惠,我们从心底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转作风:“身”入群众更“心”入群众
在芦山县委会议室的墙上,贴着公建房工作进度日报汇总表,表上列着7大片区,各片区负责的牵头领导分别是县委7名常委,项目数据及比例等内容每日更新。一干部说:“这张表就是红黑榜,要是落在后面,脸面肯定不好看。”
表格出自芦山县全面推行的城房公建房重建“网格分片包干负责制”,除县委常委长包7个片区外,25名县级领导任小区长包20个居民小区、49个县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楼栋长包134个楼栋,320余名县、乡、社区三级干部职工任户长包2301户群众,并进行考核。
“走”下去的干部直面群众关切,对矛盾困难不回避、不绕道。在芦阳镇南街48号,地震1年多过去了,52户公建房重建户只有12户签订安居房购买协议。“走基层”活动启动后,县委办副主任冷雪忠作为包点干部便成了这里的常客。“以前也来过,但现在目标更明确,就是要把政策宣讲透,把群众工作做透。”有户居民对政策不满意,冷雪忠前两次去吃了闭门羹。冷雪忠找到这户人家的熟人一起再次上门,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户主感动了。后来冷雪忠再上门,户主主动请坐倒茶。
仅仅一周后,全县公建房重建户意愿锁定率就达99.7%。住户程志珍在签订协议时说:“没有干部承头协调,我们一栋楼里有的要维修、有的要重建,咋都说不到一起去,重建就需要这样务实的干部。”
求实效:以问题的解决取信于民
9月17日,芦山县档案局副局长王强再次走进城西社区西小街安居小区。这里是一座典型的“城中村”,居民自建的瓦房在地震中变成危房。10多天来,王强记不清已走进这里多少次。虽然这里格局复杂,但问起哪家具体情况,王强如数家珍。
在自建户邓瑞文家中,王强和邓瑞文一起商量着建材通道开通的事宜。由于这座城中村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一条狭窄的巷道,货车开不进来,建筑材料的运输全靠人工背,不仅不方便,每平方米还要增加30%的成本,群众重建积极性受阻。“城中村旁边的法院公建房已拆完,政府已决定在那里打通一条路。”几天后,听到王强带来的好消息,邓瑞文很高兴。令邓瑞文没有想到的是,政府不仅为他们解决了通道的问题,还要帮他们规划一个新型小区,基础设施由政府建,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大四合院式的现代城中小区。
像王强一样,干部们以问题的解决取信于民。在党员干部的感召下,群众坚定了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入到加快重建工作中。受访的老百姓说,最大限度地尊重群众意愿,最深入彻底地转变作风,最严最实地强调落实,这才是真正的“走基层”。
上一篇:
电影《兰辉》今日全国公映
下一篇:
石渠9001户无电户告别无电生活 全省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完成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