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传递正能量 聚合向心力——四川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时间:
2014-11-04
来源:
四川日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按照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统一部署要求,四川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展路径,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目前,全社会广泛参与、重在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生动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引导广泛参与 凝聚价值共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如何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四川切实做好宣传发动、舆论引领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让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切实加强传播阵地建设,形成各类媒体协同互动的引导格局。今年以来,四川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刊发核心价值观系列评论、理论文章和综述报道6万余篇,各大网站相关专题点击量累计超过1000万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中,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创新传播内容与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挥传播核心价值观主渠道作用,常年开设核心价值观专题专栏,设置“四川好人”“节约之星”“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栏目,让老百姓讲述身边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制作50余万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画,在学校、社区、车站、影剧院、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
新兴媒体发挥互动性、开放性强的特点,与传统媒体同频共振。省内各类官方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纷纷开展“我们的价值观”网上大讨论,在讨论中增进共识、凝聚合力。成都市新闻门户网站——成都全搜索开展核心价值观创意主题漫画作品征集活动。德阳传媒网、德阳在线、微博德阳等新媒体刊载“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年画公益广告,策划“画说24字核心价值观”“微公益,价值观一起行动”等互动话题,吸引广大网民参与讨论。
结合实际挖掘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解读核心价值观。细述身边事、传递正能量,一批思想性和观赏性相统一、接地气贴民心的作品通俗易懂、耐看易记,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德阳市广汉、绵竹等地制作发放“孝德”主题年画,阐释、传播孝德文化内涵;广安市运用传统剪纸艺术形式,创作通俗易懂的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内容涉及“我的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等;乐山市充分利用井研农民画等地方文化品牌,创作60余幅各具特色的农民画,其中《至孝自强 勤学善思》细节丰富、生动传神,使“四川省十佳美德少年”曾姣成为井研县家喻户晓的人物。
推崇模范典型 发挥引领作用
适时推出“厚德四川·与善同行”道德实践活动,在省、市、县、乡、村(社区)设立“四川好人榜”,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评选推介各行各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典型,促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模范践行者不断涌现。
广开渠道,建立选拔推介机制,让先进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指导的“身边雷锋 时代榜样——2013年度感动四川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在单位、读者、网友、媒体推荐的298名候选人中,评选出“挑夫校长”代天久等10位年度感动人物和国家电网四川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1个年度致敬人物。活动期间,1400多万人次参与网络和电话热线投票,公众关注度、参与度空前高涨。
今年以来,四川累计推出践行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260个,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标杆。
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就抓住了未来。四川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广安市开展“小平故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设立尊师孝亲、文明友善、诚实守信、自强自立、热心公益、勤学创新六大类,评选“美德少年”5000余名,带动校园形成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雅安市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纪念地、重大战役发生地祭奠宣誓,到烈士陵园献花、培土,引导青少年感恩先烈、努力学习,从身边事做起,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四川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演讲比赛,引导师生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基本要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四川师范大学将核心价值观要求对接到职业准入、能力提升、业绩考评等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及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在学生党员中重点开展核心价值观承诺践诺活动,讨论形成《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开展主题活动 强化实践特色
根据中央部署要求,四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省实践中,注重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开展“崇德向善·厉行法治”等主题活动,把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教育和实践特色。
成都市精心打造“法治大讲堂”这一公众学法品牌,形成以“金沙讲坛·法治讲堂”为龙头,以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讲堂”和党校、中小学、企业、行业等法治培训为主体,以媒体、网络、手机普法为补充的网络体系。通过推行“讲故事、演节目、调矛盾”等群众性普法模式,使法治宣传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在此基础上,成都市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落实到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和“平安成都”“法治成都”建设中,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与道德提升有机统一。
都江堰市举行以“成长与法同行,青春与德相伴”为主题的“守法成人礼”道德讲堂专场活动,通过看道德短片、听美德故事、评公德行为、行传承之礼等互动活动,将“孝”“礼”“义”等中华传统美德传递给青少年。同时,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开展守法宣誓活动。青少年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崇尚社会道德,提升自我修养;捍卫神圣宪法,维护法律尊严……”“守法成人礼”活动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感悟道德的可贵、法律的威严,增强遵纪守法、践行美德的责任感。
四川还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宗教工作,在民族地区开展“藏汉双语联合宣讲团”进寺庙活动,引导广大僧尼增强爱国守法、持戒遵规、民族团结意识。今年上半年,宣讲232场,覆盖239座寺庙、1.5万名僧尼和3万名信教群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培育和践行的过程就是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乐山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建立“518党员志愿服务中心”(“518”即“我要帮”的谐音),目前已有登记注册志愿者8000多人,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和岗位奉献等志愿服务活动。该市沙湾区创建“雷锋窗口”77个、“雷锋岗”531个,3年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内江市开展“爱心接力妈妈”巾帼志愿行动,吸引女干部、女党员、女教师、女企业家等热心人士争当“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全市300多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签订“结对卡”,让孩子们有了温暖的依靠。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受灾群众、残疾人等群体,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四川踊跃开展,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原载2014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上一篇:
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提高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
下一篇:
彭山撤县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