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现:公务用车未实行单车核算,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没有严格落实
个别单位的公务接待尚未实行归口管理“三公经费”公开的口径有待进一步规范
7月25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我省2011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我省在“三公经费”管理上还存在公务用车未实行单车核算,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没有严格落实等问题。据悉,这是我省首次将“三公经费”相关内容列入审计工作报告。
我省今年共对省发展改革委等22个省政府组成部门、省国资委等2个直属机构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各机关服务中心进行了延伸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部门着力加强预算管理,积极推进预算公开,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严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明显减少,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主要包括预算编制仍不够完整、细化;预算执行不够严格、到位;决算编报不够准确、规范;相关制度建设和执行尚有缺陷等。
其中,在相关制度建设和执行上,审计部门虽然在推进公务卡支付制度落实和加强“三公经费”、节能降耗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这些制度在执行上仍未完全到位。在公务卡支付制度方面,审计发现公务卡使用面还较小,大量使用现金支付的情况仍较普遍,使用公务卡支付共计2759万元,仅占同期现金支付的26.73%。节能管理方面,由于行政机关能耗标准和口径尚缺乏科学、明晰规定,部分单位存在人为调整考核数据情况,未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在广受关注的“三公经费”管理方面,审计也发现一些部门对公务用车未实行单车核算,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个别单位的公务接待尚未实行归口管理等问题。另外,“三公经费”公开的口径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自去年7月以来,全省审计机关共审计(调查)单位13508个,审计后促进增收节支74.34亿元,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58.50亿元,审计核减政府投资(结算)额63.12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经济案件线索60件、63人,截至目前,已查办23件,2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并被采纳166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