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红代表:加快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运资源开发

时间:2015-01-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9日讯(川网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 程璞 熊强 罗本平 摄影报道)近年来,随着多条高速的建设与开通,攀枝花在通往外界的道路不再单一。不过,守着金沙江的攀枝花人们却渴望看到,有一天,水面平稳、宽阔的金沙江面上,船舶自由航行,贸易自相往来……这一愿景,在不久的将来或将实现。

本届人代会上,省人大代表、攀枝花仁和区委书记陈可红提出加快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运资源开发的建议。

背景 国家层面提出航运资源开发 

陈可红介绍,攀枝花市位于金沙江中游和下游的结合部,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拥有“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三张名片。作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地区的矿产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发展条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指出:“要求研究论证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航运资源开发”。 2014年11月,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67号)提出“研究论证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788公里航运资源开发和实施翻坝转运系统”。

具体建议 过渡期翻坝、远期直航 

“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等比较优势。”陈可红说。

“攀枝花是长江上游第一个大城市,以钒钛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对低成本的水运有长期、稳定的需求。例如,2013年攀枝花产铁矿石原矿7387万吨、铁精矿约2600万吨,攀钢入炉铁矿石中普通矿近400万吨/年。据估算攀枝花全市对外输出铁精矿(含球团)超过1500万吨/年。2013年攀枝花产钛精矿283万吨。据估算全市对外输出钛精矿占总产量的50%左右。因此,单从钒钛矿产资源的运输角度看,低成本的水运对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随着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攀枝花市对金沙江黄金水道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陈可红说。

结合攀枝花的情况,陈可红建议,积极将攀枝花至水富段航运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汇报,力争将攀枝花至水富段航运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按照“过渡期翻坝、远期直航”的模式,实施各级水电枢纽通航设施规划建设,力争在2030年,攀枝花至水富786千米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实现长江黄金水道“延上游”的发展目标。

“将翻坝码头及相关道路等纳入金沙江下游电站建设内容和投资范围。目前,金沙江下游四个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的项目业主都是三峡公司。除向家坝电站建设有升船机、溪洛渡电站缓建通航建筑物外,其余电站(白鹤滩、乌东德)暂未考虑建设通航建筑物。建议相关部门督促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项目业主同步开展通航建筑物方案研究,同时,应将翻坝码头及相关道路等纳入金沙江下游电站建设内容和投资范围,与水电站同步建设。”陈可红说。“攀宜沿江高速公路建设与航运码头、翻坝码头建设相结合。国家交通运输部已将攀枝花~宜宾沿江高速公路(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列入国家“十二五”高速公路展望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设计院和公路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宜宾~凉山(金阳)~攀枝花沿金沙江高速公路项目预工可报告。建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结合金沙江航运规划,将攀宜沿江高速公路建设与航运码头、翻坝码头建设相结合,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一体化、无缝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