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代表:扎根基层 关注农村

时间:2016-01-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冯永明和他的马渡河警务室一起走过了十年。2006年3月,公安部在广安试行农村警务,部队转业从警的冯永明拉上妻子,在距离广安邻水县牟家镇3公里左右的山垭口,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夫妻警务室——邻水县牟家镇马渡河警务室。

  冯永明还是一名四川省人大代表。1月25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这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准备了多条建议,包括贫困山区扶贫、农村医疗、农村饮水、农村交通建设以及基层警力不足等。

  山垭口建起警务

  2006年4月,牟家镇向阳村老支书把自家儿子的一间婚房腾出来交给了冯永明,成了最初警务室的办公地。妻子刘利娟辞去了县城的工作,将10岁的女儿送到达州娘家,成为一名辅警,协助丈夫工作。夫妻警务室由此而来。

  马渡河警务室管辖区域包括向阳村、双店村、金凤村、刘家沟村四个村,共计28个组,辖区1336户4300多人。走村串户成了冯永明的主要工作,“要了解村里的情况,有哪些人,家庭成员、收入如何,道路怎么走,各村组住户的位置在哪里等等。”白天走访收集信息,晚上录入电脑。

  “才开始村民不是很配合,在农村的观念就是,如果有警察来谁的家里,就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冯永明坦言,最初的工作并不容易。不过,几个月下来,一来二去,老百姓对这个警察也有了好感,相处和谐。冯永明骑着摩托车,走访了所有的住户,收集的信息也越来越厚,各种数据、情况登记了几大本,还手绘了辖区住户的区域图。哪家住哪里,哪条路怎么走,各种信息在冯永明脑中一清二楚。

  基层代表关注农村问题

  2008年,冯永明当选四川省人大代表。因为警务室的工作关系,冯永明将人大代表和警察身份融合得非常完美。“这么多年一直坚守在这里,每一次的入户走访既是警务工作的需要也是一次收集民意民情的机会,所以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基层的动态。”冯永明说。

  今(25)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此前,四川新闻网记者特来到马渡河警务室,探访冯永明的工作和生活。这次他准备了多个建议,涉及贫困山区扶贫、农村医疗、农村饮水、农村交通建设以及基层警力不足等多个方面。

  冯永明介绍,从平时的工作中他发现,不少老百姓对于政策的了解其实不够通畅,“比如,村里有一个养殖大户,按照相关政策,当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就能享受政策优惠,但村民却并不清楚。”冯永明认为,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很多时候就能成为老百姓的一个传声筒,“帮他们传达呼声,为他们传递政策。”

  在马渡河警务室的这十年,冯永明发现,贫困山区的扶贫工作仍还需加大力度,农村医疗、交通、饮水的也还需完善,“比如现在我们这四个村的主要干道已经损坏多年,不能及时维护,饮水上也还有一些偏远地区存在很大困难。”

  同时冯永明介绍,“就以农村警务室来讲,现在一般都是2个人,一个正式民警一个辅警,而所辖的区域则非常大,单靠两人之力开展工作压力非常大,而随着社会发展,人、财、物流动性渐渐变大,社会治安情况也日趋复杂。另一方面,在基层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有大批与警情无关的‘闲事’也交给了警察,所以,必须要有所转变。”

  今(25)日上午,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尹力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会后,冯永明向四川新闻网记者表示,对于几个他最关心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涵盖。“比如说大病保险、依法治省等。”冯永明说。

  冯永明表示,在分团会议上,他还将提出自己比较关注的基层警力不足问题的建议,“根据我省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增加基层的警力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