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惠代表:加快建设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时间:2017-01-17 来源:四川新闻网
1月16日上午,全省人民关注的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成都锦江大礼堂开幕,省长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全面对接落实国家促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化工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作为川东北区域的重要城市,达州将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今日下午,省人大代表、达州市委书记包惠接受了四川新闻网记者的专访。
包惠代表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一是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全面客观;二是目标谋划科学合理、务实可行;三是安排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务实;四是自身建设从严从实、坚强有力。通篇展示了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严峻经济形势下专注发展的定力、担当和作为。
“十个突破”彰显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包惠表示,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达州不仅胜利召开了市第四次党代会,科学确立了未来五年发展的“12335”总体要求,圆满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换届;而且还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十个突破性成效”:
一是GDP总量突破1400亿元,增速预计实现7.5%,经济增长回归到合理区间,扭转了2015年以来经济过快下滑的不利局面。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在高基数上保持12.6%的高增长,继续在全国全省保持领先水平。三是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宣汉正原微玻纤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悦安华川汽车项目加快建设,历时6年的安凯清洁能源汽车项目第一批客车即将下线,达州经济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不利局面正在扭转。四是交通水利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州新机场开工建设,南大梁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达州第一座大型水库—土溪口水库开工建设。五是双百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五桥六路七大新区”建设系统推进,中心城区建成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95万,塔沱片区改造、“五治”“三化”工作和缓堵保畅取得突破性成效。六是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银税合作、财力下沉乡镇、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改革试点在全国全省产生广泛影响,成功组建微玻纤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和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川环科技实现达州本土企业上市“零的突破”。七是脱贫攻坚取得新的突破,149个贫困村顺利退出、12.7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八是公共服务实现新突破,嘉祥学校建成招生,市规划馆、巴山大剧院、工青妇活动中心等“五馆两院一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我市运动员在世界残奥会上第一次勇夺冠军。九是文化旅游突破性发展,高规格召开市委文艺工作座谈会,制定出台繁荣文艺事业的“1+3”配套文件,激励全市创作各类文艺作品突破6000件;积极打造全域达州旅游品牌,巴山大峡谷等重点景区加快建设,4个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十是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理论武装工作受到中宣部通报表彰;“互联网+党建”、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等创新做法被中组部、人民日报广泛推介;“标本同治”制度建设持续加强,《阳光问廉》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2017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力争达到8%
据包惠介绍,在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达州把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GDP增长7.5%以上,力争达到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5%,力争达到9%、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这些目标,既与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相衔接,又与全市“追赶进位”的要求相匹配,更与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相吻合,有支撑条件,也符合当前经济走势,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
今年,达州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定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主动融入到全国全省开放大局,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报告要求,持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继续推进“一提一创一培”,加快振兴实体经济,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率的增长。二是突出需求侧管理和发力,坚定不移抓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确保投资完成1650亿元以上,增强经济增长稳定性。三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打造能源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和新材料、智能制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确保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8%、9%以上,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四是突出“双百”城市建设,以城带乡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到年底建成面积达9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五是突出全面改革创新,扎实抓好各项改革方案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双创”战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六是突出对外开放合作,实施“制造业招商突破年”活动,精准开展投资促进,确保全年到位资金750亿元以上。七是突出脱贫攻坚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2017年帮助1个贫困县(贫困区)、308个贫困村、15.2万人实现脱贫。八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绿化达州行动,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2017年:308个贫困村退出 15.2万人脱贫
达州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市,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要在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持续攻坚脱贫。
包惠代表说,今年达州将更准、更实、更严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1个县或区摘帽、308个贫困村退出、15.2万人脱贫。更“准”,就是要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点人员动态地、精准地掌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更“实”,就是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具化脱贫攻坚行动,做到“一户一策”、精准施策,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源,坚决防止浮在表面的形式扶贫。更“严”,就是要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坚决防止“被脱贫”“假脱贫”和“数字脱贫”,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包惠代表最后表示,达州是川东老工业基地,经过努力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这说明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巩固提升;说明达州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正在加快推进。虽然达州是全省脱贫人数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大市,通过艰苦努力,是能够完成脱贫攻坚这个首要任务的,完全能够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