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代表:培育乡村人才发展乡村产业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时间:2018-01-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高低起伏的丘陵是成片的柚子林;青瓦白墙上绘制着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年画;宽阔的沥青路将不少农户串联起来,然后又伸进了一片柚子林中;当地村民们见面打着招呼,脸上露着笑容……在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这是很平常的一幕。
在不少人的眼里,星光村俨然已经是幸福美丽乡村,但在省人大代表、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周华的心里,星光村还要继续努力。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加鼓舞了周华把星光村建设得更好的信心,有了努力的方向。他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四川现代化建设质量的重要一环,是群众的美好期盼。”
尽快落实农村林地宅基地合法流转
要实现群众的美好期盼,物质是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周华把发展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周华介绍,目前星光村果林已经达到了2500亩,占全村近70%的面积,栽种了葡萄、柚子、梨子等。依托这片果林,星光村建起了农家乐、咖啡屋等,还举办各种活动,比如柚花节、柚子节、诗歌朗诵节、稻田捉鱼,以吸引游客的到来。据统计,每年来到星光村旅游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
在星光村,一个以果林为主的生态绿色旅游观光产业已初见模型。不过,在产业发展中,周华也意识到建设用地的缺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有一些外来的企业想到村里投资,但是没有地。”周华说,其实全村是有许多的闲置土地可以用来发展产业的。“我们村上的竹林地和闲置宅基地面积大概有700亩。”
周华介绍,这些闲置宅基地中有些是村民在城市买房后闲置下来的,有的则是灾后到另外地方集中修建房屋而废弃的。“土地虽然是集体的,但是房屋所有权是属于村民,不能乱动啊!要发展产业就需要土地来搞建设,可是农田不能动,把这些闲置土地集中起来使用是个办法。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合理合规使用这些土地的依据。”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部分提出,探索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改进占补平衡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建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
政府报告中的这些措施,让一直困在周华心中的难题迎刃而解。周华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落实农村林地宅基地合法流转,好让村集体把这些闲置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政策配套 为农村留住技术人才
1月23日,罗江首单30吨蜜柚发往俄罗斯,这也是罗江蜜柚首次走出国门。而这些蜜柚就是产自鄢家镇。据了解,发往俄罗斯的蜜柚,每个都在在1.6斤到3斤之间,属于小果类。
“与我们不同的是,小果在俄罗斯那边更好卖一些,而且价格比我们这边要高。”周华说,在四川这里,小果不仅不好卖,而且价格也很便宜,仅仅几毛钱一斤,但销往俄罗斯可以卖到1.28元一斤。这有效解决了小果在当地不易销售的难题,有利于增加村民的收入。
在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川字号’品牌创建行动,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让更多四川优质特色农产品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后,周华考虑的不仅仅是当地千家万户的餐桌,更是全中国的千家万户,甚至是国外的千家万户。
“我们要发展生态绿色产品,走农业规范化道路,针对不同的人群生产不同的产品。”不过,令周华颇为苦恼的是,农村缺乏这样的技术人才。“不是没有技术人才来,而是年轻的技术人才留不住,‘土专家’没有保障。”
周华说,村上有一名60余岁的老农技员,擅长水果种植,但是由于年龄增大和身体原因,确实已经无心在这方面继续做下去。更让人不忍的是,这名老农技员为村上发展辛苦了很多年,可是因为没有机制保障,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待遇。而对于许多有技术的年轻人来说,由于在农村的待遇比城市的待遇低,也不愿长期留在农村发展。最终导致农村留不下人才。
不过,通过省政府工作报告,周华看到了政府在农业农村发展的下一步打算,而这个打算也正是周华希望政府来解决的问题。“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人才保障上优先配备。”周华说,政府在支持农村的发展上,措施是越来越细,还要“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周华建议,在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方面,一是要引进人才,对于引进的人才,给予高待遇,做到工作地点不同,但待遇不降低。二是用引进的人才培育自己的人才,目前农村有许多的扶贫资金,但是光有资金却没有技术人员。三是要给予“土专家”机制保障,对农村农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老农机员可以破格解决身份问题,让他们有归属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年轻人。四是政府牵头,让大专院校的农业专家人才与村结对,定期或不定期提供技术帮扶或培训。
- 上一篇: 喇明英代表: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
- 下一篇: 王东代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推进农村农业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