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春风吹遍高原———
“一听说省上在藏区开展‘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我和其他村干部骑马的骑马,开摩托的开摩托,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每一个村民。”省人大代表,阿坝州红原县瓦切尔乡五村党支部书记泽朗夺尔基至今仍难掩激动。
自我省藏区实施富民安康工程以来,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藏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省53.3万纯牧民中,尚有21.9万未定居,有25.4万人仅有简陋固定住所,两者合计达47.3万人。
为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实施牧民定居计划为重点,深入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力争到2012年结束全省藏区的游牧无定居生活。
新村、新帐篷、新生活
位于海拔3600多米的瓦切尔乡五村有270余户牧民,其中的160户今年将获益于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告别无定居生活。
“我们以前也有‘房’住。”泽朗夺尔基说起家里的老房,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就是用柳树丫子编起,开一个能透光的小窗,再在外面糊上牛粪,这样的房子,也就能够栖身而已。”
从今年开始,这样的住房和帐篷将渐渐退出牧民的生活。“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建设定居新村。”省人大代表、省民委主任、富民安康办主任敬全林告诉记者,这一计划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交通干线相对集中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牧民定居新村,以村为单位组织牧民统一新建、改建住房,引导牧民集中居住。
不仅如此,这一计划下的“帐篷新生活”行动,还要组织生产厂家开发设计、统一招标比选适宜高寒地区使用的帐篷及生活设施用品,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鼓励牧民购买,改善其野外生产时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在游牧过程中享受到现代生活。此外,还要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在牧民定居点新建综合配套的村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初级小学、村卫生室、村级组织统一共用的办公场所和科技文化服务设施。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行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投入为主,牧民住房以牧民投入为主、信贷扶持和政府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激励办法,全省财政拟投入资金50亿元。
开春后,新房将拔地而起
“现在,全州已经规划了近900个定居点,开春以后就会投入建设,这将在尊重牧民游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省人大代表,甘孜州畜牧局局长龚建忠最近有点忙: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一启动,州上就开始制订实施方案,规划定居点,等到两会结束,他又要赶回甘孜给牧民发帐篷去。
据了解,目前,牧民定居行动计划2009年度实施方案已经确定———要在今年内解决2.2万户、10万牧民定居问题;对牧民帐篷内生活设施、用品进行更新,鼓励牧民购买,政府给予奖励;在3月底前发放10万顶帐篷给牧民,加强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定居点牧民能够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
省上方案确定,省人大代表,阿坝州发改委主任何文涛心中也有了一本“细账”:“我们将把这些设有村民活动中心的新村建在乡、镇所在地或交通干线附近,按照牧区现有的村庄规模和牧民生活习俗,以100-300户的规模建设。同时,根据每户人口多少,给予牧民自建房补助。”
帐篷里的“升级”行动也已经准备就绪。何文涛表示,在帐篷里将为牧民配置充气床垫、简易塑料旅行箱、药品、小型移动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及直流液晶电视和直流收音机,配备小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组、高效燃油气化炉和净水设备等。
据悉,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除了让藏区牧区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外,还将在交通、教育、卫生、牧区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配套建设。
“修房子,不光要能居住,还将根据各地的民族建筑特色进行设计,有条件的牧民还可以搞‘牧家乐’,”龚建忠表示,为了让牧民们安心住下来,州上还将大力促进定居点的商贸网点、畜产品加工、销售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草原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