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做实“三字”文章 奏响监督强音——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助力招大引强工作侧记

时间 2018-06-27 来源 遂宁市人大财经委
[ 字号大小:]

  进入新时代,地处川中腹地的遂宁,如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筑巢引凤,招引更多的知名企业入遂投资发展,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着力做实“找、开、追”三字文章,对全市招大引强工作进行“把脉会诊”“破题点睛”,助力招大引强工作深入开展。

 

深入调研“找”问题

 

  GDP过千亿后的遂宁要实现经济高量质发展,大抓项目是基础,招大引强是前提。但招大引强十分不易,目前全市招引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仅2家。如何招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成为遂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之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和绵阳、宜宾相比,遂宁在招大引强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绵阳和宜宾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为提出破解我市招大引强瓶颈的妙招,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赴绵阳市、宜宾市等地考察学习。同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县(区)、园区及市投促、发改、经信等部门关于招大引强工作的情况汇报,力求查找的问题一针见血。

  “好项目不多,科技含量不高。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包装质量不高,部分招引项目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达不到招商条件。”

  “政务服务有待提高,要素保障乏力。个别地方承诺的优惠政策未及时兑现,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削减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县(区)、园区错位发展不够、产业定位不准确,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个别地方精品招商意识不强,对一些项目的评估不准,存在‘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现象。”

  ……

  充分的调查研究,汇集了一个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群策群力“开”处方

 

  调研组对调研汇集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认真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认真审议,建言献策,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建议进一步完善项目评估、对赌、退出机制,有效防止企业套取项目补贴、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等行为。”作为企业界的委员,皮知明率先发言。

  税清亮委员则指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全市产业统筹,结合各县(区)优势产业,全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真正起到“引一项而动全局”的龙头效应。

  “要持续用力构建高效的政务平台,营造浓厚的亲商安商环境,让入驻企业安心、放心、舒心。”黄元章委员认为。

  “要善于捕捉上层信息、亲友信息、本地产业需求信息及市民信息,动态掌握招商信息情报,有效解决招引项目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张平委员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要敢于投入、舍得投入,对评估可行、物有所值的大项目好项目,要整合各方资源,采取对赌机制,给予项目最大支持,全力促成项目落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孝富强调。

 

跟踪监督“追”实效

 

  调研和审议是为了“解剖麻雀”,对症开好“处方”,整改落实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市经信委正在开展‘企业最不满意的十件事’专项整治行动;市工商联也组织了企业座谈,收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拟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发展……”这些举措得到了市内众多企业的一致认可。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审议意见要求,组织发改、经信、财政、投促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抓好办理落实,给人民、给企业、给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次专题审议招大引强,是去年开展项目工作专题询问的延伸。要组建督查组,加强跟踪督办,开展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报告市委、通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确保招大引强工作审议意见落地见效,推动营造服务更好、机制更顺、政策更优、措施更实的投资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真正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的智慧和力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提出要求。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