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10条“干货”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后发赶超——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调研纪实

时间 2018-06-27 来源 泸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 字号大小:]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这是困扰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该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答题目。日前,在提交市委审查的《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泸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市情市场,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定制了10条“干货”。

 

摸家底 查清文旅融合发展的比较优势

 

  2018年4月中旬,泸州市召开“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工作推进会,统一部署了由市级领导分别牵头负责的17个重点调研课题任务,市人大常委会领衔的课题任务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责任在肩,人大积极作为,迅速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建国任组长,抽调人大相关委室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课题调研组,加大统筹协调,精心制订方案,确保调研顺利推进。

  “这次调研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沉下去了解情况,真正捉得住鱼。”课题组副组长陈剑波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一开始就明确工作要求,严格时间节点,一环一环推进,对重要景区采取现场走访,职能部门登门听取意见,旅游企业请进来交流座谈。一条条务实建议得到吸纳,一次次争辩后达成了共识。

  “泸州拥有以名酒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长江文化、龙文化等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优势,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千亿级白酒产业、丰富的酒文化遗存,塑造了当今泸州酒产业、酒文化独特的优势地位。”

  “泸州是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已基本形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框架,为打造旅游强市提供了强劲动力。”……

  参加调研的市文体广局负责人谈到,人大课题组经过多方调研,准确研判泸州文旅产业具有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种类较多,以及政策、区位和交通等比较优势,情况查得准,家底摸得清。

 

查病根 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短板

 

  “泸州缺乏世界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核心品牌,景区竞争力、吸引力不强,去年旅游总收入位居全省第6位,但仅占成都的1/7;与紧邻的遵义接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1.8亿元相比,两项指标均不到其1/2,差距十分明显。”

  “泸州文物资源较多,但开发不够,资源没有变成产品进入旅游市场,多数景区还停留在自然资源开发层面,欠缺文化灵魂,‘住购娱’等存在明显短板,‘旅长游短’、‘淡季太淡’成为通病。”

  “重庆酉阳桃花源、贵州习水土城等景区在市场先期培育上,政府持续对门票费用补助,吸引游客呈井喷式增长,而泸州扶持政策不多,力度不够大,政策杠杆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部分景区交通畅通性不佳,游客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

  短短15天,课题组先后召开市县相关部门、涉旅企业、人大代表、部分群众等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座谈会6次,共收集和梳理建议意见60余条,发放和收回调查问卷280多份,力求找准制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

  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泸州旅游业发展仍然处于粗放阶段,明显滞后省内先进地区及渝黔周边地区,主要短板在于资源挖掘不充分、文旅融合发展不够、品牌塑造不突出、机制体制不顺畅、经费投入不足、基础配套不完善六个方面,旅游发展必须对标补短,狠抓落实。

  市外侨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人大课题组开展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富有成效,找准了问题和症结,对促进泸州的旅游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支实招 提出文旅融合发展的金钥匙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文旅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泸州应该结合问题导向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从‘一酒独大’向‘多极驱动?全域泸州’的提档升级和跨越赶超。”

  怎样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议一针见血,全市上下要统一认识,下定决心,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力度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如何选择好、打造好拳头产品?建议近期率先以福宝景区、黄荆老林为突破口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加快打造“四渡赤水干部学院”,将其升级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红色名片……

  5月9日下午,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课题工作研讨会上,相关县区、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开启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头脑风暴,一个个“金点子”迸涌而出。

  为了进一步聚焦问题,精准解剖,实实在在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课题组还兵分多路,赶赴市内有关区县及重庆江津、贵州赤水、习水等周边地区,广泛聚智借力。报告形成过程中多次征求有关市领导意见,3次召集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研讨,力求问题分析透彻、建议科学可行,并于6月上旬形成报告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圆满完成市委交办的课题任务。

  据课题组有关同志介绍,报告从解决问题出发,提出了强化定位实现导向发展、打造拳头产品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开展四大行动补齐旅游发展短板3个方面10条具体建议,梳理出17个项目及事项建议清单。

  “针对泸州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症结,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酒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并举的发展思路,符合客观实际和现实需要,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市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元柱说。

  曹建国指出,完成调研报告只是第一步,市人大常委会还将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促进课题转化见效,切实推动泸州旅游产业实现突破发展,早日建成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强市。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