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监督让“老有所养”不再遥远——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助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侧记

时间 2018-12-27 来源 泸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 字号大小:]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所有老年人的幸福梦想,也是地方在发展中绕不过去的民生难题。面对银发经济浪潮,泸州市人大常委会于近段时间组织课题组,“零距离”走访群众,精准“问诊把脉”,有力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望:现场察实情

 

  “我无儿又无女,现在偏瘫在床,在这里有人既喂我饭又帮我穿衣,不嫌脏不嫌累地照顾我。”“这里人多又热闹,还有空调和热水用,生病了也有政府管。”在泸县福集镇敬老院90多位老人争先恐后地告诉课题组成员,入住敬老院院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该院院长告诉调研组,7名“临时”专职管理人员要面对90多位老人的吃喝拉撒和管护工作,满负荷运转都“吃不消”。类似的情况,在全市142所敬老院都存在。

  在合江县白鹿镇老年康复中心,课题组对张阿姨进行了随机访问。张阿姨说,她来中心快五年了,这边既有专业护理服务,家人也隔三差五来看她,她很喜欢留在中心。这家康复中心是当地卫生院在医养结合上所作的尝试,200张床位的入住率常年在35%左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据了解,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中心到县城来回需2个多小时车程,加之价格因素,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在泸县一家养老公寓有近100位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他们将度过人生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空气流通不畅、拥挤的空间、疲惫的眼神,无不牵动着课题组成员的心。

  在龙马潭区特兴街道街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午的暖阳下,稀稀落落的数位老人在这里下棋打牌,而这个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00多位。“老人不愿来,社区不愿干”这样的通病在不少社区都存在。

 

  闻:登门听民声

 

  “您的子女是否同意您入住养老机构?”“您最希望的是哪种养老方式?”“您认为养老院应设立哪些老年活动设施?”……

  在龙马潭区钱阿姨家中,面对我们提出的调查问题,钱阿姨坦然抛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是企业退休职工,每月退休工资两三千元,又只有一个儿子,满70岁就想选择一家离家近且价格适中的养老院,免得他无暇照管。”

  瘫痪在床十多年的曾老太告诉我们,她是征地拆迁时贷款买的养老保险,由于经济拮据不可能选择养老院,现在迫于生计50多岁的儿子还在外打工,她希望政府在居家养老上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走近古蔺县城80多岁的陈阿婆的家,老太太坐在低矮的屋门口,课题组和她拉起了家常。她表示,虽然有退休工资,但住养老院肯定不乐意,子女们也都觉得丢人。

  在纳溪区一家养老康复院,我们见到了84岁的石大爷,他是当地的农村人,最近因患重症无法自理,在外经商务工的几个子女凑钱把他送到这里已经好几个月。李大爷认为他还算好的,在农村如果子女经济条件差,让老人进养老院就是一句空话。

  从城镇到农村,课题组分别走访了60周岁以上老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退休职工、社区居民、农村老人、失能老人、空巢家庭等近40多位老人,近距离接触他们,了解其养老需求及建议。

 

  问:座谈盯短板

 

  “去年泸州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00.03万,占总数的1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10万左右,老龄化率超过20%,有关方面有哪些应对措施?”

  “我市现有独生子女人口29万,2个年轻人就要赡养4位老人,这类家庭面临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多重压力,对这方面应加大统揽。”

  “泸州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未富先老现象突出,购买养老服务能力不强,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结构、质量等亟需提升。”

  “我市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如城乡日间照料中心缺乏后续经费支持;乡镇敬老院部分房屋为老旧公房改造而成,消防设施不达标;养老人才紧缺,普遍管护人员年龄偏大、专业化水平较低。”

  “全市中高端、品牌化养老机构较为匮乏,兼具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机构总数仅34家,占养老机构总数的16.6%,医养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上,课题组成员抛出了一个个问题,市民政、卫计、人社等部门负责人到会仔细倾听、解疑释惑并作好记录。

 

  切:精准建良策

 

  该如何敬老爱老?如何养老?课题组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梳理了制约养老工作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我市可借鉴外地经验,划分片区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城乡日间照料中心、互助养老服务点,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依托村(社区)老年人协会开展巡访关爱,集中资源解决乡镇敬老院服务设施简陋、管护人才不足等问题。”

  “要进一步加大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培育养老产业发展,完善繁荣养老市场。”

  “立足西南医科大学优势医疗资源,以西南医投集团等国有企业为平台,探索建设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老年医疗康养社区,为老人提供自理、介助、介护直至临终关怀等一体化养老照料服务。”

  “支持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服务延伸至家庭。”

  “依托本土高等院校,加强养老管护专业人才培养;健全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积极举办养老护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人生最美不过夕阳红。“今后,我们还将紧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加强跟踪监督,希望通过人大监督和政府的努力,让泸州百万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梦想早日成真!”人大课题组负责人如是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