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32次常委会议精神,聚焦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全力助推国家级贫困县叙永县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扛起政治责任,凝聚人大力量助攻坚。常委会党组坚决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召开党组会议、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助推叙永县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以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助推工作领导组。制定了《助推叙永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组织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培训脱贫攻坚有关政策,确保人大工作与市委要求同频共振。建立了“常委会领导三联系制度”和“部门包村”制度,常委会领导每人联系1个贫困村,联系2至3名人大代表,联系2至3户贫困户, 11个专工委室分别联系叙永县30个当年预脱贫村,每个季度要进村、到户、见人,做到人人负责任,事事见成效。
依法履职推动,立足人大职能促规范。建立督查机制护航精准扶贫。紧扣叙永县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采取“分片督查、分类指导”的措施,对叙永县30个预脱贫村开展全覆盖督查。或在每个贫困村随机抽取1个社,对全社贫困户户户走访、户户座谈,或在每个贫困村随机抽取1/4、1/5不等贫困户,通过“望、闻、问、切”,严格对照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脱贫标准下深水、查实情。形成《助推叙永县脱贫攻坚专项报告》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问题、责任、时间“三张清单”,逐一挂账销号。深化执法检查推动依法扶贫。连续三年开展《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认真总结经验,检查前更加注重多方收集情况精心制定方案,检查中更加重视暗访与明查相结合实事求是反映情况,检查后更加关注问题整改落实。暗访事先不打招呼、直接到村入户,抽查贫困户200余户、扶贫项目40余个,打消群众顾虑,查真情,听真话,全面掌握《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建议40余条,督促政府及部门整改落实,有力推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强化包联机制助力精准扶贫。扎实开展“常委会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从扶贫政策宣传、帮扶措施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发展、群众关心的问题等方面落实定点帮扶责任。2018年,常委会领导深入叙永县4个定点帮扶村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解决交通、住房、饮水、入学、就医等方面问题70余个,落实项目10余个,资金500余万元,有力加快了贫困村的脱贫进程。
发挥代表作用,依托代表履职促发展。以“万名代表再行动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人大代表走进叙永”系列活动。按不同领域,划分党政机关、企业、专业技术、基层群众四个类别的人大代表,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帮扶。引导党政机关代表发挥“领头羊”作用。着力引导党政机关代表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讲,支持鼓励他们立足本机关、本系统职能,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促进帮扶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得到不断改善。引导企业界代表发挥“加速器”作用。精准对接,引导鼓励企业代表带着技术、项目、资金,契合贫困村产业取向,为叙永县赤水镇黄坪村等5个贫困村8个在建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1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专业技术型代表发挥“助推器”作用。组织农技专家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为石厢子乡农技人员、农户开展养殖、疫病防控、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医疗界人大代表走进水潦乡,指导当地卫生院疑难病症诊治,为200余名群众开展现场健康体检和诊疗,免费发放价值近万元的药品,促使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引导基层群众代表发挥“连心桥”作用。通过建立完善基层代表工作站、设置代表邮箱、将助力脱贫攻坚纳入向选民述职的内容等方式,搭建基层代表与广大群众的“连心桥”。引导基层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发挥其在化解社会矛盾、反映群众意愿、宣传政策等方面的作用。2018年,市、县、乡三级人大表走访接待2万余贫困户,积极化解纠纷矛盾,提出建议2800余件,为脱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