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基层人大代表更好的发挥履职作用,真正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一直是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遂宁市蓬溪县大石镇人大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开拓思路,探索出一条“破解”之道:巧建“家”(人大代表之家)和“站”(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断激发代表履职动力,呈现出了“代表履职动起来,群众点赞乐起来”的生动画面……
下好先手棋,服务代表点对点
近日,在大石镇人大代表之家,代表之家联络员甘游一大早便忙碌起来,发放资料、摆放桌椅、布置会场……今天是“代表活动日”,全镇的人大代表要在这里集中学习、履职交流,作为镇人大代表兼人大代表之家联络员,甘游不仅要为辖区群众服好务,还要为“家”里的代表服好务。近年来,大石镇人大主席团以“代表之家”为载体,采取集中培训、小组学习、个体辅导等方式,加强代表业务培训,建立健全接待选民、履职情况等登记制度,针对辖区范围民生实事等印制《代表履职服务联系手册》,及实行清单式交办、监督、反馈。今年,全镇共开展集中培训2次,小组学习8次,个体辅导17次,通过点对点的管理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人大代表履职效率。
开好直通车,倾听民意心贴心
“今天是咱们牛角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选民接待日,本次接待方式是分组走村入户,主要目的听一听老百姓对牛角沟未来发展有些什么好的建议意见。”5月11日上午,在大石镇牛角沟代表联络站内,镇人大代表、牛角沟片区联络站站长尹超正在组织片区16名镇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为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大石镇以镇“人大代表之家”为核心,将“代表之家”与“代表联络站”充分融合,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选民接待窗口,将日常接待、民意收集、政策宣传和咨询问答等人大工作纳入服务范畴。同时,设置了人大代表民情信箱、制定意见建议册,方便群众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对人大工作定期进行公示,让更多的选民充分了解人大工作,使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有“家”、接待群众有“点”、倾听民意有“心”。本届以来,镇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意见63件。其中牛角沟片区联络站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向镇政府提交了《关于建设旷继勋蓬溪起义红色文化产业园 助力蓬溪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建议》,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打造了四川红军第一村红色旅游景区,迎接各地游客近百万人,牛角沟也被评为省级乡村示范村。
使好组合拳,化解民忧实打实
王启玉是大石镇连二寨村的一名贫困户,因受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镇人大代表邓碧蓉了解情况后,便主动当起了“推销员”,在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信息,对接“客户”,下班后再组织志愿者一一配送。开始王启玉认为“不放心”“怕被坑”,当卖农产品的钱交到王启玉手中时,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邓大姐,以后我都信你,也信我们人大代表”。通过开展“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人大代表一亮三员”等专项活动,大石镇各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组织代表主动深入群众家中,在调查了解村级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注重收集群众家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商议解决办法后形成代表建议台账,按照“一交办两反馈一公开”机制转交镇党委政府,并通过当面或电话两种形式向问题反映人反馈,做到“一周一汇总、一周一交办、一周一反馈”,实现了“人大代表亮身份人民群众亮心里”。今年以来,全镇共收集硬化道路、铺设污水管网、产品滞销等问题98个,通过自行解决或交办解决问题达98个,真正做到了汇集民智化解民忧,当好了群众的“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和“致富引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