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人大担当”——蓬溪县人大常委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时间 2020-09-16 来源 蓬溪县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地处成渝腹心的蓬溪,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是全省“四大片区”之外有脱贫攻坚任务的73个县区之一,贫困村和贫困户呈“插花式”分散分布,是遂宁市贫困村最多的区县。

  没有人自甘贫穷和落后,蓬溪人民不愿意,蓬溪的党员干部不愿意!“我们要脱贫!我们要致富!我们要找出路!”的呼声响彻1251平方公里的蓬溪大地。

  脱贫致富已成为蓬溪当前的最大责任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人大代表努力的方向,决胜脱贫摘帽,人大责无旁贷!”自脱贫攻坚号角在蓬溪吹响以来,蓬溪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勇担当、善作为,在推进依法监督、做实定点帮扶和引领代表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

 

履职作为,以督促战助脱贫

 

  蓬溪工业基础差、财政薄弱,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收入水平不高,脱贫攻坚任务之重不言而喻。

  “脱贫攻坚,时不我待,我们要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找准人大履职行权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依法履职,精准发力,以实际行动体现人大的担当,展现人大的作为。”在蓬溪县人大常委会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元章如是说。

  依法监督是人大履职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用好监督利剑。县人大常委会连续四年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重点监督议题,通过走访座谈、视察调研、专题询问、审议报告等方式,把脉问诊,以“督”促“战”助力脱贫攻坚,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2017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督促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完善脱贫政策和措施,集聚社会各方面资源,努力形成攻坚合力。组织市、县代表对全县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情况、乡村振兴建设等进行了专题视察,对《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各级人大代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献上“金点子”建议60余条。

  “要搭建扶贫帮扶体系,通过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搭建社会扶贫大网络、开展社会扶贫大活动等举措,打造全民参与‘助推器’。”“扶贫先扶智(志),要更加注重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要加强群众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坚决摒弃‘以贫为荣’的观念,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唱好‘我要脱贫’的主角。”“要建好稳定脱贫机制,在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之后,不减投入、不减政策,继续有效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延长脱贫成效‘保质期’。”

  ……

  通过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县人大常委会向县政府提交了书面审议意见和视察建议8件,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相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高效推进。2017年—2019年,蓬溪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县。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示范下,各乡镇人大找准人大履职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综合运用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方式助推脱贫攻坚。

  群利镇人大主席团在调研中发现,群利镇土质肥沃、气候适宜,特别适合种植中药材,于是通过探索创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该镇洪龙村村民发展山地白芷、丹参、泽泻等特色中药材330余亩,帮助洪龙村人均纯收入增加1400元以上。

  大石镇人大主席团聚焦复工复产、复学复课重点领域,组建农技指导、就业咨询、防疫助学等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指导贫困户居家发展庭院经济和“菜篮子”等短、平、快产品,累计种植海椒、茄子200余亩,通过对接镇内外企业,帮助辖区272名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转移就业,同时以村(社区)为单位,构建“党支部+支部书记+党员”责任体系,对返乡务工贫困人口情况实行动态监测,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并逐一解决。

  任隆镇人大主席团引导贫困户发展蓬溪仙桃产业,全镇仙桃面积2.5万亩,挂果面积1万余亩,为避免果农丰产不丰收,低价滞销情况的发生,2020年4月,任隆镇人大主席团带领部分市、县、镇人大代表到重庆市渝中区对接仙桃线上线下销售工作,成功与重庆一启赢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助力农产品销售,破解滞销难题。

  赤城镇人大主席团为做强做优扶贫产业,在辖区6000余亩青花椒挂果之际,专程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到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考察学习青花椒产业利益链接、产品加工、品牌打造、营销拓展、园区管理、人才支撑、政策保障等先进经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镇域产业合作示范,打造区域合作品牌和发展互助,成功举行了两镇协同发展签约仪式,双方就加快推进党建协同引领、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协同四个方面的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定点帮扶,用心用情促发展

 

  人民代表为人民,助力脱贫我先行。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脱贫攻坚新形势,蓬溪县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要将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勇担使命、争做先锋,始终走在全县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前列。”

  按照县委的安排,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定点联系、结对帮扶,常委会领导共联系帮扶贫困村13个,常委会机关定点联系帮扶鸣凤镇田沟村,先后抽派了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鸣凤镇梨树垭村、田沟村和任隆镇远景村担任第一书记,机关31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90余户。

  金秋八月,走进蓬溪县鸣凤镇田沟村,一间间新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蜿蜒的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夜幕降临时,路灯次第开放,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村民们聚集在村文化活动中心,看看书、上上网、跳跳坝坝舞、摆摆龙门阵,音乐声和欢笑声相互交织,好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曾是村路崎岖、设施落后、村容不整的贫瘠小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水平的47%,其中低于贫困线2736元人口达150人,贫困发生率19.6%,正是依靠着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和争取、引进项目资金,村里不仅实现了道路社社通、网络户户通,建起了村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打小机井22口,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还发展起了青脆李、吉星贡米等优势特色产业。

  “以前咱们村是出行难、通信难、看病难、活动难、用水难、用电难,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村里还建起了新村聚居点,乡亲们的危房、土坯房也全部进行了改造和整治,如今咱们可真算是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这都是人大干部关心帮助的结果啊!”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田沟村村民刘习国如实地说道。

  在田沟村的吉星贡米水稻生产基地,500余亩水稻长势喜人,饱满的谷穗压弯了稻杆,放眼望去,遍野铺金,微风拂过,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沁人心脾。正在稻田进行田间管理的陈秋一脸笑意:“现在党的惠民政策真是太好了,人大鼓励我们发展产业,还给予技术指导,我们的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在县人大机关的指导帮助下,2017年,田沟村成立了金田种植专合社,带动120余户(其中,贫困户30余户)农户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年收益6万余元。

  帮助贫困群众推销农产品、开展“以购促扶”活动、为贫困群众协调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帮助生病群众联系就医就诊……在结对帮扶中,人大机关干部们经常性深入联系镇村和农户家中,宣传惠农政策,帮助厘清发展思路,指导做好脱贫计划,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引进企业助推产业发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件件涉及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干部群众的心贴的更近了、感情更深了。“不管是生活上还是生产上,有啥难题问帮扶干部,总能得到满意答复,帮扶干部跟我就像家人一样亲!”田沟村贫困群众汪玉清由衷地说道。

  围绕村级脱贫目标,县人大机关还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30余万元用于青脆李产业发展,使田沟村青脆李特色产业面积扩大至300亩。协调对接蓬溪县金果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探索“公司+村集体+贫困户个人”三方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贫困户的稳定增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成立养猪专合社,向人大代表和单位筹集资金10余万元为田沟村贫困户送去猪仔97头,对无喂养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合作社代养或非贫困户寄养模式,走出了产业扶贫、合作扶贫、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代表行动,合力打好收官战

 

  人大代表再行动,小康路上不落一个。在脱贫攻坚路上,全县14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初心不改、情怀不变,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勇立潮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号召下,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以“一亮三员”(亮明代表身份,当好政策宣讲员、民情联络员、致富引路员)活动为载体,或是深入镇村宣讲惠农政策;或是走访群众,倾听民声、传达民意、为民解忧;或是投资发展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带动群众就业创业……

  2015年,市人大代表郭家辉将自己在外经商挣得的1000余万元全部投进家乡明月镇,立志要用3-5年的时间,将明月镇学田村和中河咀村打造成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幸福美丽新村,实现滚动式发展,带动乡亲增收致富。修通村道路、解决出行难,帮贫困户修房、解决住房难,修建水利设施、解决用水难,组织部分长期生病的村民到县城医院体检、治疗,提高村民健康指数……办好了一项项民生实事,郭家辉又将村里闲置的1000余亩土地利用起来建农业生态园,搞规模化种养业,让村民们不仅在家门口挣到了工资,还有股金分红可得,在生态产业园的带动下,200余名贫困群众共计产业分红达30余万元,中河咀村111户20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郭家辉被评选为“遂宁市十大扶贫攻坚好人”、遂宁市“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先进个人。

  市人大代表唐学坦,从2011年开始定向联系蓬溪县中学,对困难学生进行走访、了解,落实具体困难,历年来帮助县中7名学生,采取每月定额(300-800元/月不等)资助生活费、一次性资助学费、一次性资助生活费等方式,总计金额已经超过10万元,个别学生是从高中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

  2013年以来,县人大代表、琪英菌业董事长宋强长年资助40余名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孩子读书,每年拿出5万余元用于捐助贫困的中小学生;2017年,企业定点联系帮扶的群利镇九寨村贫困群众122人,累计用于公益事业资金达60余万元;2018年,宋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投资数百万元将企业厂区削菇车间改造为扶贫车间,累计免费培训贫困人员230余人,帮助120余名有就业愿望但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老人、残障人员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说起建设扶贫车间的初衷,宋强说,“人民群众选我当代表,这是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做好两件事——坚持做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事,坚持做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

  县人大代表、明月镇白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庭带领乡亲捐资修路、改造农房、发展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在村里流转土地870亩,发展核桃500亩、莲藕300亩、生姜20亩、龙虾50亩、跑山鸡3000只、肉牛100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与此同时,李庭还通过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举办重阳活动,开展六一慰问等方式,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8年来,李庭个人共出资3万多元对全村30名考上大学的孩子给予了鼓励,他用实际行动诠译了人大代表“一心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一名代表,就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担当。在“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中,这样的实干典型不胜枚举,他们本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立足各自岗位,努力为脱贫攻坚贡献个人力量。近年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结对帮扶贫困户2000余户,捐款捐物300余万元,争取和协调各种帮扶资金21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00余人,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宣传政策8000余人次,传授技术1500余人次,提出建议600余条,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人大代表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不罢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力度不减、干劲不松,搭建履职平台,创造活动载体,拓宽履职渠道,充分发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蓬溪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