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红堂屋”议事 让民意“直通车”跑起来——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创新开展代表联系群众工作

时间 2020-09-27 来源 遂宁市船山区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一间小屋、一条板凳、一壶茶水……遂宁市船山区龙凤镇盐店湾村群众与人大代表正在“红堂屋”共同议事,聊得火热。今年以来,龙凤镇探索代表联系群众新模式,租用村民家的堂屋,创新建立代表与群众议事的“红堂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了联系群众的“龙凤路径”。

 

一间小屋:搭建联系群众“暖心室”

 

  龙凤镇建立“红堂屋”后,推行人大代表红堂屋议事工作法,深入一线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

  “大家有什么诉求,对龙凤镇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畅所欲言……”日前,10余名市、区、镇人大代表与群众,像平日里话家常一样,说着各自的心声。

  “园区征用土地后应该解决我们的社保问题。”“修建通港大道的工地施工噪声大。”“我们小区的健身器材坏了。”村民纷纷说道。

 

 

  9月8日,镇人大代表卢梅梅牵头,对群众反映的8个问题进行走访核实。邀请区人大代表李永培在红堂屋与群众面对面议事,与镇村社干部沟通并公布相关账目,逐一答复群众反映的“补偿款过低”“社保相关政策”等问题,消除了村民心中的疑问,群众气顺了,心暖了。

  “有了这个‘红堂屋’确实不错,就像我们自家的堂屋一样,遇到什么难事儿,都可以坐在这里慢慢摆、细细听。”“红堂屋”议事召集人彭月贵深有感触地说。

 

一条板凳:实现代表与选民“零距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在“红堂屋”这样一个平静空间里,代表与选民“零距离”商议就业创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矛盾化解等事宜,这是代表与选民心连心最好诠释。

  “红堂屋里,我们可以摆‘龙门阵’。”9月5日,陈理超与其他几名居民一起来到该镇寨子村的“红堂屋”议事。居民文洪春说,以前龙凤镇复兴下路低洼、积水、群众怨声载道,路灯每天晚上8点半后就关闭了,居民经常摸黑通行,希望能延长这一路段开灯时间。区人大代表林志欣听取情况后,当即反映给镇政府研究处理。第二天,镇政府分管领导与供电部门相关人员便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于当晚将该路段的路灯供电时间延长至晚上11点,居民非常满意。

  “红堂屋使代表履职行权更加便捷,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代表与选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共议民事,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让代表更好履职。”市人大代表唐素容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一壶茶水: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人大代表利用“红堂屋”平台,适时参与村务、居务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获取具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意见。

  “龙凤镇要发展旅游,帮我们在食品加工和销售上想一下办法,做出拿得出手的龙凤小吃品牌,让小吃‘火’起来、居民的荷包鼓起来。”5月11日,几位居民向正在红堂屋议事的人大代表谈了他们的想法。代表们一边品着茶一边详细记录,互动交流,然后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送交当地政府。如今,船山区已出台加快龙凤镇特色小镇旅游建设的具体举措,将普通的“麻花”制作为精细的“观音素麻花”,供游客品尝和购买;将龙凤老百姓喜爱的凉粉制作成具有龙凤特色旅游小吃的“呙凉粉”;将老百姓常吃的手擀面加工制作成游客到此必吃的“一根面”……通过做优小吃品牌,居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

  “红堂屋”把会议桌搬到社员家中,建立了集学习、议事、评理于一体的互动阵地,人大代表每月15日、28日轮流参与红堂屋议事,对征求到的意见能当面答复就当面答复,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有关方面反映,督促承办单位及时给予解决或答复。龙凤镇人大主席林志欣告诉笔者。

  据悉,龙凤镇现有“红堂屋”10个,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62条,答复率、办理率达98%以上,保证群众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政策宣传落实在基层、人大代表服务在基层。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