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通江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履职平台、丰富活动载体,代表联系群众成效日益凸显,为党和人民架起了民意连心桥,有力促进了通江各项事业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 明确联系责任
巴中市通江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依法履职尽责、规范联系群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的中心工作、决策部署,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群众、开展工作。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为了建立和巩固代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通江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办法》《通江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管理及监督办法》(试行),明确了联系群众工作的内容、重点,规范了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以及闭会期间应当履行的义务、参加的活动,细化、量化了考核内容、管理方式等,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确保了每名代表能够实实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坚持引领带动联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调动代表履职激情、联系走访群众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坚持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引领带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注重一个“常”字,与代表密切联系达到常来常往;体现一个“实”字,与代表“零距离”接触实实在在;重在一个“情”字,与代表倾心交流有真情;突出一个“真”字,给予服务保障机制真真切切。上下联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引领代表在落实“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的重大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督促代表向选民述职。为了增强代表履职责任心,不定期督促、提醒代表在届期内采取多种方式向选区选民述职一次,报告履职情况,做到用事实说话,以数字说明,有理有据,真实具体。认真听取选民或选民代表的评议意见和建议,回答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抓好选民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自觉接受选民监督,给选民满意答复。通过代表述职活动,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拉近与选民的距离。
提升履职能力 拓展联系途径
始终坚持把提升代表的履职力、知情度作为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强化代表学习培训,积极搭建明政知情平台,拓展代表联系群众、依法履职途径,实现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规范化、履职常态化和为民代言便捷化。
明责熟业讲方法。换届以来,大部分新当选的省、市、县、乡四级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不甚了解,对当代表干什么、怎么干还不明白、不清楚。为了让代表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尽快进入“角色”,采取以会代训、“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补钙”,分批次组织代表到全国人大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和内蒙、青岛、贵州省人大培训中心等进行集中“充电”;为让代表熟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更好履职和方便学习,县人大常委会统一购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读本》发放给每一名代表,通过会议和各类活动向代表提供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书面材料,让代表及时了解各级党委的重大方针政策,进一步丰富知识,把握发展形势,提高能力。
联系群众有平台。县人大常委会、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室,使分布在各地域的代表开展活动有了阵地,并且坚持代表定期在联络室轮流值班,面对面接待群众制度,形成常态化。待建制村调整到位后,下一步将在建制村设置代表工作联络站。自县乡人大代表联络室建立以来,已接访群众5000余人,辖区内2043名四级人大代表联系贫困户2997户,网络视频远程接待外出务工群众45人,主动下沉走访群众,现场为群众解疑释惑,协调解决有关信访问题126件、民生诉求113件、历史遗留问题13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参政议政多途径。组织各行业、基层一线代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集中视察活动、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等,拓展履职途径,让代表开阔眼界、准确把握县情,将在联系群众工作中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梳理汇总,提出有深度、有见解、有质量的建议意见转交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荐代表69人次参加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对政府工作部门、国有企业开展的工作测评,80余人次列席政府常务会、旁听法院的案件庭审和市县营商环境“好差评”、阳光问廉等活动,向代表通报常委会会议、常委会重要工作安排和重要活动情况等,为代表参政议政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密切联系群众 聚力共促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引领代表创新思路,找准服务的途径和方法,践行“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的代表服务精神,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双联双助添动力。为凝聚社会资本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并持续开展“双联双助双增”活动,即:县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民营企业中的各级人大代表,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增添发展活力;身为人大代表的民营企业法人联系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种养殖业,助其脱贫增收致富。
倾情服务展风采。各级人大代表在联系服务群众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做好群众的“知心人”,当好群众的 “引领人”,在各行业多岗位上展现了代表风采。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岳秀凤、李显跃、杜廷才等代表挺身而出,冲在一线,进行核酸检测、疫病防治、人员排查……筑牢了人民生命健康防线,守护了我们的家园、城市和一个个生命,他们的先进事迹分别被人民网、《四川农村日报》《人民权力报》等报刊、媒体宣传报道,陈彬入选“全国百名新型职业农民资助项目人名单”。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4200余户,引领13000余人顺利走出贫困之境。
为民代言促发展。各级代表将自身置于全县发展大局中去思谋、去努力,深入基层,走进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开展广泛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收集意见建议,通过人代会上 “提”、各种途径“推”,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密切党和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