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人大农委紧紧围绕全州“三农”中心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阿坝“三农”新发展格局,发挥监督职能,以“五个围绕,五个着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着力 “推行法治建设”,着眼特色质量,保障三农工作健康发展
围绕州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州,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突出重点领域立法,协助配合法工委、法制委完成《阿坝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的三审工作,提出修改建议意见5条,并采纳5条。协助配合法工委完成《阿坝州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三审的征求意见工作。为破解制度难题,形成有阿坝辨识度、富有时代感的立法成果,在良法善治之法上取得新成果,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提供法治保障。

二、围绕工作落实的增效点持续跟踪推进,着力“依法监督”,推动涉农政策落地见效
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计划发展规划监督。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阿坝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情况,提出审议意见5条,进一步促进了全州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为抓手的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乡村振兴专项工作监督。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阿坝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出审议意见6条,紧扣5年过渡期政策机遇,机制体制平稳过渡,“三家园”示范建设推动有力、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
加强重点工作监督。围绕“抓发展”要求,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情况工作开展,进一步促进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加强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围绕“惠民生”,开展2022年阿坝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监督1项。全州累计整治撂荒地27079.12亩,严格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涉农政策,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增添举措,以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

三、围绕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着力“突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代表作用更加充分
深化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开展“两联一进”工作4次8人次,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三农”实践活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争取资金30万元,办成实事2件。代表进联络站工作4次。充分征求收集建议意见,做到广纳民意、广集民智,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意性。
代表参与,注重实效,认真办理议案建议抓好代表建议工作。开展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建议意见3件、开展专委会和专业代表代表建议意见跟踪督办办理10件,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监督性。
发挥专业代表在推动“三农”工作方面建铮言、献良策的作用,组织农业专业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全年参与在园区建设、民生实事监督、重点与立法、代表建议意见办理、联系群众等方面的作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性。

四、围绕“中心议大事”,着力“重点工作”内容上取实效
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紧扣“七大保护”、“七大治理”工程的实施,开展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专题调研,提出建议意见6条,为有序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和为我州建设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受省人大农委委托,开展组织开展耕地撂荒现象及天府粮仓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提交调研报告1篇。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和意见建议4条,为确保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贡献力量。
为全面落实阿坝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第2次会议精神,农委带队组建州直定点帮扶10个部门、若尔盖县党委政府的20名专项小组力量,对茂县进行州县联动、县(市)交叉实地督导评估考核工作。
五、围绕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着力“四个机关建设”,促进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机关”定位和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能力建设。突出发挥专门委员会的特点和优势,配齐十三届州人大农委班子、选定农委委员会委员5人和专委会专业代表11人;优化人员配置,努力建设新时期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制度建设。健全了新时期农委议事规则1个和工作规则1个;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作用,深化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指导县(市)人大工作联系制度,开展州级人大代表一对一指导基层代表联络站活动,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双联系”工作机制;完善了农委对代表建议意见批评督办方案和机制,不断提高代表建议的办结率和满意度,建立职责清晰、程序规范、运行有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
舆论宣传。不断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舆论工作。加强人大舆论宣传。在省人大新闻门户网站完成《阿坝州人大农委“三个坚持”助力“三农”工作开新局谋新篇取实效》、《构建调研新体系 增强调研新实效》等文章4篇。在民主法治建设刊物发表《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三农”工作》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