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将做细做实代表工作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坚持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全层级、全覆盖、全路径推动代表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积极贡献人大力量。
“全过程”指导,推动代表票决制工作稳步提升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作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优势、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全过程督促指导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各自实际,有力有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政府兴办民生实事项目更加科学、更富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周期”跟进,打造高质量代表“家、站”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强代表“家、站”建设,作为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基础的重要载体和代表联系群众的主要阵地,立足市情,积极稳妥、科学有序地推进全市“家、站”建设工作,全周期跟进“家、站”建设,建设前审核方案,建设中监督质量,建成后指导运行。将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编入相应“家、站”开展履职活动,着力推动代表“家、站”在“双联系”活动和代表回选区述职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390个,其中县级3个,镇(街道)80个,村(社区)307个。
“全方位”推动,持续丰富代表实践活动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组织和动员人大代表重点围绕“城市更新行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等方面工作,以代表模范行动,激发全社会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共走访、接待、帮助群众12.72万余人次,收集、反映问题1.66万余项,协调、解决问题1.29万余项。常态化邀请代表参与省、市重要活动,强化代表责任担当,提升代表履职实效。2023年,邀请代表参加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座谈交流、工作评议、社会评价等活动300余人次。
“全层级”开展,精心组织代表视察调研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集中视察调研作为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形式,组织全国和省、市人大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活动400余人次。围绕内江现代化建设“六项重点任务”推进及贯彻实施种子法、湿地保护法情况,组织开展驻内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活动。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紧扣贯彻实施“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战略部署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调研活动。代表们围绕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全覆盖”督办,切实提升议案建议办理质效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将抓实代表建议办理,作为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紧扣“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采取务实举措,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走深走实。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共提出1件议案,94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后,通过代表履职系统将建议全部交办给对应的承办单位,办理过程中,注重同相关单位和代表的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办理动态,会同市政府办召开建议办理工作督办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94件代表建议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代表满意率达100%。
“全路径”拓展,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推动民主立法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广泛汇聚代表力量,不断夯实立法民主基础,持续提升立法质量。在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时,注重征求有关专业领域代表的建议意见,积极从代表议案建议中选取立法项目,将代表反映比较集中的甜城湖保护纳入立法规划和计划,制定了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组织代表参与法规草案起草修改,特别是邀请提出有关立法议案建议和专业特长、工作内容、业务范围与立法项目联系密切的代表,参与法规草案起草、调研、论证、审议、修改等工作。广泛征求各级代表对法规草案的修改意见。在制定《内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过程中,听取和收集建议意见1156条后,深入研究,充分吸纳,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