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打造农业农村专业代表联络站,组建专业代表小组,有的放矢在助力专业代表做专业事上下功夫,搭建起专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初一米”。
人大搭台“战略布局”
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家站点与专业代表联络站的联建合用,在泸州市唯一以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开展“1站+2点”工作模式,探索在水产产业链上打造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点。联络点依托两名常驻点代表,组建水产养殖、水产加工、水产销售3支志愿者队伍,在水产产业链上开展培训、养殖、加工、销售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开展“115—代表在找我活动”,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乡联会、商会联谊活动,特色乡村品牌游等5大特色活动,助推休闲垂钓、生态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户外露营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履职清单“量身定制”
近日,区人大农业农村专业代表联络站成立大会在水产现代园区召开,标志着农业农村专业代表联络站正式启用。
区人大常委会从452名省、市、区、镇人大代表中优选出16名具备农业农村相关专业知识或从事农业农村相关专业工作的代表纳入农业农村专业代表小组,入驻专业代表联络站。
“作为农业农村专业代表,今年我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硬化村组公路,开展稻虾基地餐饮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水果基地高质量发展运营方案,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人大代表,双加镇大冲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运辉介绍。
区人大常委会指导16名专业代表制定代表履职服务清单,明确履职任务。规范专业代表联络站软件资料“两表一册一记录”,促进专业代表依法依规开展专业监督、专业指导、专业培训,用专业方法解决专业问题。
精准“点穴”群众受益
“十里渔湾周边养殖户反映想要养殖高端鱼品,增加收入。我便会同大春渔业合作社引进青鱼、鳊鱼等高端鱼品,带动了16户养殖大户和周边48户养殖散户共同参与。”专业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双加镇大春渔业合作社社员林荣介介绍道,去年,村里养殖高端鱼品年收入3000余万元,126户村民土地流转收入200余万元,周边群众就近务工收入10万元。
区人大常委会以蹲点调研、专题研讨、代表微课堂、农技培训、人大代表直通车”“代表接待日”“115—代表在找我”等活动为载体,组织专业代表们细心指导群众种植、养殖,为群众规划发展思路、搭建产品销售渠道,构筑了专业代表联系群众零时差、零距离“双零”服务机制。
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之智、人大之力助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