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成都市双流区:“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开进双流

时间 2025-05-14 来源 成都市双流区人大
[ 字号大小:]
  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四川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启动运行,这也是成都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来自蓉城大地社区楼院里的群众关切、产业园区中的企业需求以及高校院所的建议等,都将通过立法“直通车”送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供鲜活的“成都智慧”。
  
发挥资源优势  扩大“同心圆”

  双流何以成为成都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之一,双流区位优势显著,是国际枢纽机场所在地,国家级天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承载地。
  “双流区实际管辖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50万人,人口增量、青年人数均居全市第一,多层级代表性的人口结构为立法调研提供了社情民意全覆盖的民意基础。区内产业类型丰富,拥有自贸区、综保区、7大进境口岸等国际优势开放平台,为立法调研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区内高校院所众多,集聚川大、核动力院等高校院所2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6个,意见建议征询渠道丰富,能够以专业视角协助开展立法。”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自2024年底获批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双流区已有不少“动作”。以111名人大工作者、789名辖区各级人大代表、86名立法联络员、288名立法信息员、12名智库专家以及数百名志愿者为主体的工作队伍,将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意见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联系点因地制宜制定了11项工作规程制度,形成了“承接任务——学习解读——制定方案——征集意见——汇总研判——审阅报送——总结归档”的立法意见征集“七步法”,还探索建立了意见采纳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立法的主动性、积极性。
  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开展立法意见征集,联系点组织召开意见征集座谈会20余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反馈立法意见建议260余条。
  
“直通车”开到家门口  立法成为群众“身边事”

  “单纯把法规拿给群众看,很难收集到有效意见。”双流区东升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络员惠佳坦言,年初在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意见征集时,不少企业代表因法律条文晦涩,难以提出建议。为此,东升街道特地引入了法律顾问,立法联络员和法律顾问带着对法律条文的通俗解读再次走入企业,“我们得先讲清楚这部法律的起草背景,要解决什么问题,企业才知道该提什么建议。”惠佳说。
  正是这种贴心的释义,让“建立企业代表列席政府经济会议制度”等建议写入草案。惠佳透露,街道目前正在筹建法律专家库,“未来既要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也要加强我们自身能力建设,努力让群众的立法诉求从‘听到心里’到‘落到实处’。”
  在双流区西航港街道寺圣社区,基层立法信息员王小兰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的急难愁盼。老旧小区停车难怎么办?老人在助餐点如何吃得满意?小区内部道路“脏乱差”如何改善?这些“冒热气”的群众心声成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源头活水。作为社区党委委员,王小兰带着网格员走遍辖区每个角落,通过法治宣传活动收集民意,在讨论中增进理解、形成共识。“能将大家的真心话、心里话向上传递,并且看到部分建议被采纳、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我从心底觉得这份工作意义非凡。”她说道。
  “立法‘直通车’来到了家门口,我们觉得很有参与感,也很有成就感。”当地居民这样感叹。
  未来,区人大常委会将着力建好并拓展立法联络站、信息采集点,深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发挥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专业领域优势,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真实反映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群体意见诉求。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全市29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工作,共提出意见建议1470条,充分发挥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作用。下一步,将以“国字号”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省级和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提升联系点整体工作水平,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蓉城大地续写更多生动实践。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