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遂宁市人大: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美卷

时间 2025-07-09 来源 遂宁市人大
[ 字号大小:]
  “你瞧这观音湖畔,水清岸绿,白鹭翩跹,风景美得就像一幅画!”“是啊,还有那些湿地公园,满眼绿色,空气也特别清新,住在遂宁太幸福啦!”
  在四川省遂宁市,“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遂宁市民生活的新常态,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而这幅画卷的背后,是遂宁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全力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步伐。
  


精准立法:筑牢生态保护法治基石

  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先行。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聚焦生态环保关键领域,为遂宁的绿水青山量身定制“法律护盾”。
  为守护“城市之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遂宁市观音湖保护条例》,明确了保护范围、管理职责和开发利用红线,让观音湖这一城市核心生态水域有了专属的法治保障。针对“生命之源”,出台《遂宁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对全市38 处水源地实施最严格保护,为市民饮水安全拧紧“安全阀”。同时,颁布《遂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引领绿色风尚,规范生活垃圾全链条管理,推动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这一系列法规的出台,让遂宁在生态环保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为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刚性监督:确保环保责任落地见效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以刚性监督推动环保法律法规落地生根。
  通过常态化审议“晒”实绩,连续六年将听取审议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纳入市人大常委会固定议程。在2025年6月的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问题,精准建言,督促政府持续发力。执法检查“动真格”,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5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深入一线明察暗访,推动解决了26项如扬尘管控、固废处置等重点难点问题。同时,跟踪问效“钉钉子”,对中央及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紧盯不放,2025年5月开展“回头看”,实地督促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
  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遂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3.7%,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11.7%,两项指标均列全省重点城市首位,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38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
  
聚焦攻坚:靶向发力破解环保难题

  面对生态环保的复杂形势,市人大常委会精准把脉,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言献策。
  市人大常委会督促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压实“责任链”,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让各级各部门将环保责任扛在肩上。打好“攻坚战”,聚焦突出问题,严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推进烧结砖瓦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确保年底前完成省定压减6条产线任务,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打造小流域治理样板。推动“绿色转型”,统筹发展与保护,否决8个“两高”项目,同时优化环评服务,审批提速40%,为遂宁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凝聚共识:共建共享美丽生态家园

  市人大常委会还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建生态家园。
  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环保专题调研、视察,形成高质量议案建议,推动问题解决。通过推动环保设施常态化开放、设立“生态体验官”制度等,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让更多市民参与到环保监督中来。同时,指导创建15个“美丽街道”“美丽园区”等示范单元,推广垃圾分类“红黑榜”等机制,引导全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永不止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完备的法规体系为“盾”,以更有力的监督举措为“剑”,全力以赴守护遂宁的绿水青山,让生态保护的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助力遂宁在绿色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绘就更加绚丽的生态新画卷。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