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大常委会锚定“文旅兴市”奋斗目标,围绕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精准发力、持续攻坚,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绿美雅安,熊猫家园”的文旅品牌、城市名片愈发闪亮。
精准把脉开良方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将调查研究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金钥匙”,深入一线摸实情、找症结、谋良策。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工作列为重点调研内容,结合实际提出“打响‘雅安有礼’品牌、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开发系列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等12条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2023年,围绕“如何强化‘一区一地’引领支撑”重点调研课题,提出打造“四大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实“大熊猫+”融合支撑等11条工作建议,助力文旅产业加速奔跑。
2024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政协,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承办2024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涉及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视察,为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注重立法调研,将乡村民宿促进和管理立法工作列入计划;出台全省首部茶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雅安市蒙顶山茶文化保护条例》,以法治护航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凝心聚力促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监督重点,多维度、深层次开展监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年度监督重点,通过多种监督方式,构建起完整的文旅产业监督工作闭环机制,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文旅重大项目建设,开展专题询问,直击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项目推进、重点文旅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堵点难点,提出5方面14条意见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依托人大代表家站、“代表直通车”“码上见代表”等履职服务平台,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听民声、聚民意、提建议。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涉及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达114件,占比15.2%,且在每年重点督办建议中,文旅产业相关建议占比超三分之一。通过督促推进代表建议办理,有效解决了文旅产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
攻坚克难见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工作精准有力。在审议意见办理方面,主任会议专题研究相关审议意见,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做好持续监督问效“后半篇文章”,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认真履职尽责,对重大项目、节点任务适时开展重点督查。在2024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筹备期间,坚持“周周下工地、月月有督导”,对周公山温泉楠水阁片区旅游开发等项目开展督导检查、专题调研20余次,发现问题10余个,积极跟踪督办问题解决,以实际行动推动项目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精选监督议题,抓好重大项目督导,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