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人大:“1+N”联调联处机制 筑牢基层善治新格局

时间 2025-08-28 来源 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人大
[ 字号大小:]
  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人大近来紧扣法治社会建设关键环节,创新构建以人大为枢纽的“1+N”联调联处机制(即镇人大牵头,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N个多元力量协作),将代表履职嵌入法治轨道,在基层治理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资源集成、精准施策、源头预防,筑牢善治新格局,纠纷调解成功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建强平台优服务 集成资源提效能

  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以镇人大代表之家为阵地,整合执法、司法、调解等N方资源,建好用活联调联处平台。人大代表发挥监督职责,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执法部门日常工作中,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落实到执法全过程,推动一站式受理、分流、化解服务模式落地。今年以来,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30余人次,处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司法援助3件,协助群众网上立案5件,调解交通事故、邻里纠纷等案件35起,全镇执法部门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破解难题显担当 精准施策提质效

  镇人大坚持“法律为纲、情理为脉”调解原则,刚柔并济化解疑难矛盾。今年初,河清镇村民张某与李某的一起交通事故纠纷赔偿事宜一度僵持,镇人大代表刘小军主动牵头协调,帮助落实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补助资金,积极协调纾解,促成当事双方达成和解并送锦旗感谢;针对金花村周某子女赡养纠纷,镇人大联合多部门入户调解,以法为据制定赡养方案;针对马灵村占道矛盾,通过讲政策、明事理促成邻里互让。今年以来,成功化解重大矛盾11起,未发生矛盾升级事件,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人和”,群众满意度达98%。



联动普法强根基 源头预防减诉累

  镇人大依托“四长+N”接待机制(镇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交警队长+人大代表),结合接待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建设普法宣传活动,结合纠纷高发领域精准施策,发放反诈、未成年人保护等宣传资料15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余件,收集群众法治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15条;同步建立“排查——会商——复盘”闭环机制,代表分片走访梳理出旧房改造、征地补偿等风险清单;针对赡养、赔偿等问题,在村社开展靶向普法30余场,推动群众法治意识提升,民生领域诉讼量同比下降35%。

健全机制促长效 平安根基更坚实

  镇人大坚持“多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集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一事一议解难题,今年来已解决疑难纠纷11件,累计化解积案6件;建立纠纷调处“预防+排查+化解”清单,人大代表认领清单任务积极参与并同步开展监督。引导群众参与平安共建,98%矛盾纠纷在镇域内化解,为筑牢“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