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坝州人大常委会紧扣州委工作部署,对全州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情况开展实地执法检查,以法治力量守护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为打造“净土阿坝”品牌、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法治动能。
激活基层监管效能 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部署动员,精准培训。州人大常委会召开以“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执法能力·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的动员培训会,标志着执法检查正式启动。培训聚焦法律条文解读、执法尺度把握和检查重点难点,着力提升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法治素养。
  健全体系,强化支撑。检查组深入金川、阿坝等县,重点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农业生产资料标准、特色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等。在红原、汶川等县,聚焦检验检测体系,核查县级检测中心能力、抽检计划执行、生产基地快检能力及设备人员保障。在理县、九寨沟、黑水等县,重点关注“三品一标”认证认可体系,推动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同步迈进。
  实地执法,全链覆盖。在雪梨、贝母、牦牛、窝笙、甜樱桃、藏香猪等特色种养基地,检查组细致查验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废弃物回收等情况,从源头拧紧“安全阀”。在粮蔬园区、黑青稞加工园区等初加工场所,重点检查卫生制度执行、添加剂规范使用及产品标识合规性,筑牢加工环节“防火墙”。在旅游集散中心、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严格核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市场准入等制度落实情况,为流通环节上好“安全锁”。
  座谈询问,压实责任。检查组在汶川、九寨沟等7县召开座谈会,直面问题、现场问效。围绕职责履行、源头治理、过程管控、风险监测、执法查处、制度保障、普法宣传等关键环节,逐一询问相关部门,督促其主动履职、承诺整改,推动形成“发现问题——剖析原因——落实整改”的监督闭环。
优化产业结构 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执法检查紧密结合全州特色农牧业产业布局,深入金川雪梨、阿坝黑青稞、红原牦牛、汶川甜樱桃、茂县青脆李、黑水藏香猪等优势产区,以法治手段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树立绿色导向。推动生产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与阿坝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同频共振。
  净化市场环境。通过严格执法,逐步淘汰不合规生产经营行为,为守法诚信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实现“良品驱逐劣品”,提升“净土阿坝”整体形象。
  促进品牌增值。将质量安全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助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净土阿坝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检查组通过依法监督推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好履行法定职责,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典范贡献了人大智慧和法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