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堂县,一朵朵盛开的羊肚菌,正描绘着产业升级的崭新图景。这背后,是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从技术推广到集群发展的持续接力。他们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生动践行者。
链接市场:做产业发展的“开拓者”
  如何让优质菌菇走出田间地头,卖上好价钱?这是镇人大代表、赵家羊肚菌产业联盟理事长段开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过去受制于街面分散经营模式,产业始终难以突破规模瓶颈。段开迅明白,必须把大家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他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联合菌种企业、种植大户、菌商和农技专家等相关方,开展深度调研。
  代表们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系统梳理成关于交易中心功能优化的建议,分为“交易便利化”“配套完善化”“监管规范化”3大类18条,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得到了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办理。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代表们主动组成“监督专班”,对工程关键节点进行持续跟踪监督。2025年5月,天府菌都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预计年交易额将突破80亿元。
躬身一线:做菌商菌企的“贴心人”
  在赵家镇人大代表“民声集市”联系群众活动中,菌商们道出了心中的一些担忧。大家的顾虑主要集中在配套弱、成本高、宣传少3大板块。易启华等人大代表认真聆听,详细记录。“菌商的难处,就是我们的履职方向。”易启华把“整修道路”“加大宣传”等关键词圈了又圈,当天傍晚,就带着笔记本和菌商代表们共同商议,提出相关建议。
  在人大代表们的持续跟踪监督下,县交通运输局于今年5月初开始对周边道路进行全面整修。交易中心开业时,道路已平整通畅。
  为助力“菌商引进来、菌菇走出去”,人大代表们又主动充当“推介员”,为菌商牵线搭桥,联系优质客户;积极引进专业直播团队,推动建立羊肚菌电商直播中心;邀请知名博主、电商大户开展培训4次,开展菌商抖音直播带货千余次,培育网红带货博主16个,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帮助菌商提升线上销售能力。
心系长远:做产业生态的“护航员”
  代表们在走访中发现,赵家镇约80%的种植户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
  针对这一情况,以县人大代表李大祥为首的产业领域人大代表迅速行动,在深入调研分析后,提交了关于加强羊肚菌种植技术扶持的建议,提出“组建专家服务团、开设田间课堂、培育本土技术骨干”等具体措施。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并采纳建议,组织邀请省林科院教授等专家前来举办技术培训班。同时,组织人大代表成立了由农技人员、“土专家”等组成的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一对一”技术帮扶。在代表们的推动和技术加持下,数十家农户解决了种植难题,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