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罗强带队赴成都市开展古籍保护利用立法调研,强调要高质量做好古籍保护利用立法,依法助推我省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调研组先后到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四川大学、四川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同古籍存藏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古籍修复人员、民间从业者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出版利用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听取关于做好地方立法的意见建议。
罗强对有关单位、高校和社会力量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在融通古今、保护文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是古籍资源大省,保护好传承好古籍,更好延续中华文明根脉,我们责无旁贷。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安排,深入开展古籍普查,加大濒危古籍抢救性保护,加强古籍资源转化利用,切实把古人留下来的这些瑰宝呵护好、保护好、利用好。要统筹公益和市场两种资源、国有和民营两种力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古籍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健全符合古籍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古籍保护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着力破解制约古籍事业发展的问题症结,加快推进古籍保护利用立法有关工作,为我省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黄勇、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成平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