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人大常委会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连续多年党中央都把涉及“三农”工作的具体部署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今天,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在国家各项工作中,“三农”的重要性仍十分明显,这些因素决定“三农”工作也是人大工作的重点。我委作为县人大常委会的内部机构,其职责就是监督各项涉农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执行,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县自97年县城南迁以后,在面临大量优质土地被水淹,工业生产基本全停的不利局面下,需要重建家园、安置移民、恢复生产。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在农业发展上依靠攀西农业综合开发、安宁河流域开发、退耕还林、移民后扶和扶贫开发等项目,抓好桑、菜、果、畜、渔、烟、茶等七大基地的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几年的发展,七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万亩桑园基地、万亩蔬菜基地、万亩林果基地,万亩国胜茶基地、万亩烤烟基地、万亩水产基地及亿元畜牧业基地,确保了农民住得下,能致富,为我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何使我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基地管理水平更加提高,基地效益更加明显,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我委始终把特色基地建设情况作为近几年监督工作的重点,在分管领导带领下,连续多年深入全县16个乡镇,采用实地检查基地项目、召开座谈会、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开展执法检查以及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各种方式,对我县农业基地建设情况开展监督,并向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议意见,如修订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晚熟芒果、精品核桃、生态家畜为特色主导农业产业的农业发展思路;多方面筹措,加大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县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培训,提高现有农技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大农业专门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创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产品监测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牛羊、加快发展小家禽的思路,努力创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提高畜牧业工厂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等建议,得到政府的采纳,推动了特色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县的金河芒果基地、国胜茶基地、龙腾四海等养殖基地已成为我县具有现代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了好的基地,生产出来优质农产品,如何将农产品卖出,成为我委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我们在多方调研,征求的多方意见的情况下,向政府提出了突出本地特色,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参加西博会等产品交易博览会,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我县的优质农产品;多方联系,搭建平台,使我县农产品直接进入大型超市,大型集贸市场销售,减少中间环节。目前我县共取得农业“三品一标”产品认证22个,其中绿色食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无公害畜产品1个,有机食品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金河芒果 ”、“国胜绿茶”、和爱“烂坝蔬菜”等一些品牌市场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广,已经进入成都、北京等大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效益日趋明显。
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难点,也是我委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我们不断关注各项惠农政策如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兑现情况,确保不打折扣。另一方面,我们认真检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确保农民不增负。在实现农民致富方面,我们鼓励有关部门到农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中打工,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鼓励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利用我县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打造康养、休闲农家乐和渔家乐等,吸引游客。从近几年发展来看,乡村旅游业成为了我县农村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农业基地建设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各项农村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化实施,农村农民致富的渠道也会越来越宽广。
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业基地也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2014年我县粮食总产量达6.75万吨,蔬菜总产量达11.89万吨,水果产量达3.11万吨,蚕茧产量达2650吨,茶叶总产量达80吨,全年生猪出栏22.96万头,肉牛出栏6900头,肉羊出栏9万只,家禽出栏71.97万羽,全年肉类总产量1.75万吨。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6.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055元,农民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今后,我委将按照县委提出的“组织群众、发展产业、做强品牌、对接市场”的要求,重点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等“三农”工作的重点开展监督,为政府出谋划策,力争使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